吴山明老师,我们舍不得你!(内有珍贵视频)

2021年2月4日下午,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著名浙派人物画家吴山明先生因病在杭州过世,享年80岁。

吴山明先生飘逸的满头银发,如同他的宿墨,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难以复制的金名片。圈内众多师友都和先生有过交集,或曾受到过先生指授,先生亲切和蔼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坚持创作的身影如在眼前,当噩耗突然传来,大家悲痛不已。

吴山明作品

吴山明先生的一生是传统绘画传承和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吴山明作品 

吴山明,1940年10月27日生于浙江浦江。196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在中国美院读书时,教他人物画的老师就是“新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给大学时代的吴山明带来初次声誉的是他1963年创作的国画《飞雪迎春》,尽管此时技巧还未成熟,但已传达出颇具新意的精神内涵。

吴山明作品

1988年,冯远曾在《回到单纯——吴山明艺术风格谈》中写道:“重技而不轻道,是吴山明形式语言探索的特色之一……吴山明先生早期对浙派人物画的写生技巧下过很大功夫去钻研,但是即使在那片‘红、光、亮’,‘高、大、全’的年代,他也未曾放弃过对人物对象心理语言的把握和对画面意境的诗意要求,这个追求深深地影响了他其后几十年的艺术发展。”在深化浙派人物画传统的基础上,吴山明先生将山水画的意境和境界的妙义引进人物画,并把黄宾虹的浓宿墨发展为更有难度的淡宿墨,因此他的人物画,是写实造型与意笔宿墨的结合,这在人物画中是前所未有、独树一帜的,他将浙派水墨人物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吴山明作品

美院之于他,是家园,又是事业;是出身,又是归属。

吴山明作品

从身形活跃的浙中才俊,到鹤发童颜的名师大家,吴山明先生的艺术人生,折射出美院育才的模式与力量。吴山明先生是大家,更是名师,肩上一直担着双重责任。他的艺术之路受益于学院教学,也深谙中国画教育中的本质问题。作为博导每年有两周的本科教学课程,他选择给本科一年级或四年级上课,吴山明先生这样说,“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大学,什么都是新鲜的,可塑性很强,必须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我希望教给他们正确的审美方式,对中国画、对文化传统、对当下时代的正确认识,我甚至愿意给一年级学生上最基础的临摹课。学生们对老师的认识可能不足,但我愿意上,将来他们会记住自己的大学一年级是吴老师上的,会留下记忆。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础,在进行创作了,我就希望他们能画出精品,能有自己的风格,鼓励他们在艺术上有所追求。”

吴山明作品

吴山明作品

吴山明与美术报还有着一份特殊的情分——

美术报总编辑杨丽专访吴山明

由吴山明带领的美术报人物主题创研工作室,从2013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目前已培养了上百名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员。

美术报名家学院第三届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合影

在这里,导师吴山明及池沙鸿、董文运两位主导教师真正在教学上花了心思,不仅精心教授人物画课程,还在花鸟、山水、书法理论方面作全面指导,提出中国画全科教育模式的新理念。

美术报名家班班主任支镜清回忆说:因美术报举办吴山明人物画名家工作室的关系,与先生结缘。先生的名家班一办就是6年,2013年8月至2019年5月。为了三届工作室教学,先生更加关心美术报学员的实际收获与未来成长,从单纯的中国人物画的学习创作到打破单科教学的模式,与班主任池沙鸿(浙江画院原副院长)一道共同推出中国画全科教学。6年来,该班共累计360天教学时间,先生每周一次,甚至3天一次来检查教学工作。每次因教学需要,去先生家里接他。在他家,在车里,他说的都是老朋友、老兄长、老学生甚至老邻居,找他帮忙办什么事,他都乐于能帮则帮,总是笑呵呵的。

研创班上吴山明对学员进行指导

美术报26周年吴山明老师送上祝福,呼唤艺术家们“回家”。

他带领学员们深入全国各地写生,并举办多场师生联展,他传授的不仅仅是技法,更重要的是让学员们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中国画的学习方法,实实在在地为画坛培养了优秀的美术人才,结下了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谊,这是吴山明先生的骄傲,也是美术报的骄傲。

吴山明为美术报举办的“湖山圆梦·首届腾飞时代的中国美育先锋人才(公益)研学活动”致辞的珍贵视频

美术报记者蔡树农说:“吴山明老师最让我感动的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我在当时报社领导支持下,组织实施了《美术报》爱心书画义卖活动,许多在杭著名老中青画家积极参与。我先找到曾宓老师,请他与其他画家合作一张大画,他问我有哪些画家,当我告诉他吴山明老师也将到现场,曾老师马上说:‘就吴山明与我。’结果,他俩一个山水濡染,一个人物妙造,都是快枪手,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一幅丈二匹的巨制,质量上乘,赢得了几十万元认购款,悉数捐赠广西巴马旱灾地区后,受到当地政府百姓衷心感谢,业内业外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先生千古,愿先生一路走好!

社会各界追唁吴山明:

唁电  

吴山明先生治丧委员会:惊悉吴山明先生逝世,中国画艺委会全体同仁万分悲痛,无不深感惋惜,并向其亲属表示沉痛哀悼和亲切慰问。
吴山明先生是“现代浙派”的杰出代表画家之一,他开创的“当代吴家样”,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形神并至,神韵生动,境界朴真,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作为浙派人物画的重要传人,吴山明先生将水墨写意人物画推至更为精进的境界,并由此充实完善了浙派人物画的教学体系,他的画风影响了一代人,赢得了海内外方家的瞩目。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中国画大家而深感痛惜。  
吴山明先生永垂不朽!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 2021年2月4日

范迪安:

吴山明先生深得中国画艺术传统蒙养,立志于当代中国画的开拓发展,以敏锐的笔墨意识和精湛的笔墨语言标新立异,卓成一家。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他的艺术创造,是中国画发展历程的重要篇章。

高世名:

吴山明先生是当代中国画界的名家巨匠、浙派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画教育的一代领军者。
作为艺术家,他继承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浙派人物画大师的学术脉络,扎根传统,深入生活,为国人写照,为时代传神;他对中国画的本体语言进行了四十余年的深度探索,以别开生面的笔墨实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为当代人物画开拓出新的领地。
作为教育家,他执教五十五载,育人无数,为社会培养了一代代优秀艺术家;他锐意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投身美育事业,为中国画的教育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社会贤达,他积极参政议政,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浙江省民进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参事,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献计献策。
作为一位长者,他质朴宽厚,古道热肠,提携后学,热心公益,有仁者之风,先生之德。对他的辞世我们感到万分悲痛。

唐勇力:

刚刚获悉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吴山明先生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的沉痛,吴山明先生是当代最具有成就的水墨人物画家,他在一生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以及50余年年的教学都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山明先生的去世,是我国中国画一个极大的损失。吴山明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十分敬仰的,他创作了很多的杰出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影响巨大,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他是我亦师亦友的老师,表示自己沉痛的哀悼和怀念。回忆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和任教的时候,吴山明先生给予了我非常大的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也给予我许多的关怀与支持。

斯舜威:

敬挽吴山明先生吴带当风恐亦难形容先生寥寥数笔画龙点睛形神皆备。浙派殿军真不愧荷担重任绵绵瓜瓞承前启后德艺双馨。

沈曙:

昨日傍晚(4日)得知我尊敬的吴山明院长不幸逝世的噩耗,心里一直沉静在痛苦之中,连夜匆匆赶到吴老师的寓所送上他最后一程。脑中一直回忆起与吴老师20年来共同创建开明画院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仿佛他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20年来他身体力行,对我充分相信和信任,我们共同将“开明'的文化名牌打响全国和全省,他德艺双馨,无私奉献,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您的精神是永远激励我继续为开明传承发扬的动力。吴老师您太累了,安息吧!

陈履生:

吴山明先生走了。人走灯灭,然精神之光长明。他画的《童年时吾家油灯》还在陈履生美术馆中展出。而他2007年12月22日出席我在杭州唐云艺术馆展览开幕式以及后来研讨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为教一生,桃李满门,其笔墨和风格影响了当代中国画坛。先生走好。

刘墨:

2005年,我在《中国书画》编辑部的电话中和吴山明先生聊了两三个小时,从连环画到人物,从古代人物画到新浙派人物画等等……惊闻吴山明先生今日逝世,谨致哀悼!

编丨ZYJ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