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明健身理论体系论述之第二章通顺性

2021/3/13 19:02:28

第二章 通顺性

得明健身所提倡的通顺性,是指经脉和五脏六腑间的通顺程度,它是生命能量运行的根基,是衡量人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人体常见疾病的有无和轻重。身体出现不调、生病、虚弱等不适症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体出现了某种不平衡、不通畅,从而使内部信息的沟通流转不再方便、气机交流不再顺畅,整体通顺性下降。就像我们身体的血管、神经、关节、肠道等等组织器官都不能卡住,任何一处堵塞将迅速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在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也一样,河床淤积可能导致河流泛滥成灾,道路交叉口或重要路段堵塞将直接导致多条主干道拥堵。

一、《黄帝内经》对经脉及脏腑通顺性的重要论述

(一)通顺性对经脉的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对经脉有两个很重要的定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第十》]],“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这说明经脉是联系五脏六腑、支撑气血运行以营养身体阴阳、濡润通利筋骨关节的一个主干道,起到决生死、治百病、调理虚实的作用,因此一定要保持通畅。“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第四十》]],如果经脉不通则会产生疼痛,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因。

(二)通顺性对五脏六腑的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提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意即人体升降、开合、出入的气机如果不能在五脏六腑中顺利的流转,人体生命能量运转的通道被堵塞,那么疾病马上到来。就像发动机一样,发动机里面一堵,发动机整体马上出问题。内经又提到“所以元真通利,五脏安和,则百病不生”(找不到出处?)。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你连着我,我连着你,如果五脏是自洽、通顺的,那么气机在五脏间互相周流上下、循环流畅,人就会感到精力充沛、灵活有力。如果能达到元真气机能量在身体里畅通无阻的运行,五脏通顺、安稳和睦,互相化生而不是化克,那么人的精气神就会越来越旺,生命气象就会呈现出非常积极、乐观、开放的一种状态。反之,“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如果五脏相伐、不能相生,脏腑气机不顺、气血失调,就会出现诸如血管淤堵、神经受到压迫等等问题,导致精神萎顿、各种不适症状纷纷而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