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头岭一场“疯子”与“傻子”的对话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听上去高大上的表演
麦子给我发微信,说冠头岭举办“OPEN国际现场艺术节”,这个节每年一届,已举办过19届,先前分别在北京、成都、西安、长春、广州等地举办,有30多个国家地区艺术家参加。听上去又高又大又上,尽管我对行为艺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但周末没事,家门口的表演,不看白不看。
一共四场表演。下午三点刚过就开始,六点过了才结束。表演的都是老外,分别来自日本、泰国、奥地利和马来西亚。世界太大,隔行如隔山,特别是行为艺术在艺术界,有点像生意场上的偏门,一直不被做正行的待见,所以尽管这些表演者据说都是著名的行为艺术家,我却一无所知。
一团乱麻?
对行为艺术的了解,我并没有超出八卦的水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行为艺术表演发生过一些轰动性的事件,使其名声大震。但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耳闻,从来未曾目睹。
行为艺术是“薛定谔的猫”
我一直觉得,用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行为艺术有点像过去农村的寡妇,身上有许多“以讹传讹”的故事,弄得名声并不太好,以致被许多人本能地排拒。虽然名之为艺术,但在相当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种胡闹。
行为艺术到底是什么?顾名思义,它是用“行为”来表现的一种艺术。通过某种行为的表演,传达某种情绪、观念或思想。它不同于哑剧,像陈佩斯的《吃面条》,那只是一种滑稽表演,纯为逗乐;也不同于杂技、魔术,印度人的耍蛇或河南人的耍猴,它们只是展示技巧。如果硬搭,它有一点像现在流行的快闪,但快闪含义单一,与“观念”无关。也许涂鸦可以称之为它的近亲,但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呈现的是结果,行为艺术呈现的是行为的本身。所以涂鸦已经登堂入室被接纳为艺术,行为艺术似乎还望艺术之门墙而不得入。
你干啥我们看啥
为什么行为艺术不容易得到人们的承认?我觉得归根结底是它实在太多义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可避免地结合自己的经历、立场、观点、审美、知识积累等,而且普遍奉“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圭臬。而行为艺术形式上跟生活并无区别,打个比方,它是生活的“病理切片”。作品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观众参与其中,他们的观看以及观看中的反应,都属于作品的一部分,这就使得每个作品就像著名的“薛定谔的猫”,你的观看扰动(影响)和改变了创作,使作品得以完成。
“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
就像生活中每个人对别人的行为,都有不同的判断和观感一样,每个人对每件行为艺术作品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用生活化的场景和行为,表现人的情绪、观念或存在方式,它与现实生活的区别,仅仅在于它是在特定场所的刻意表演。对行为艺术不以为然的人会困惑:这种艺术的主要作者(表演者),与街头的疯子有什么区别呢?
起码在形式上是没有的。行为艺术家真的就跟那个被封为“大师”的捡垃圾者沈巍一样。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个残疾人,经常开着贴有领袖和标语的违禁三轮车招摇过市,从表达情绪或立场的角度,它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尽管他没有艺术家的身份。
观众像羊群一样被领着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从心理学角度,他们具有“表演人格”,总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另类”的行为,吸引别人关注。比如喜欢做秀的政客,比如“人来疯”的小孩,比如在注射室里害怕打针而嚎啕大哭的大男人,比如足球比赛进球后脱光衣服奔跑的球星……我大学毕业时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分配的单位有位四五十岁的女士,每天都穿着花裙子,嘴唇涂得像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她不顾别人的侧目,决意用这样的行为,显示自己对美的追求。
行为艺术家与这些人的区别,后者的行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行为艺术则是对这种表现的再现。一个饥寒交迫的人在雪地里打着赤膊,是因为他买不起衣服,而行为艺术家有貂皮大衣或羽绒服,却故意不穿。也许这就是生活中的特立独行者与行为艺术家的区别吧。
四场表演 各有意味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你到底在冠头岭都看到啥了?我不知道那四个节目分别叫什么?也无意向主办者打听。我只是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非常客观地描述一下他们带给我的感受。
第一个表演者是一个日本人。他的舞台就是冠岭城堡干涸的游泳池。池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李文”的名字,以及疑为这个人的生卒年和“柏金森氏病”的字样。海报下面摆着二三十瓶啤酒。开场的时候,表演者通过翻译招呼大家走下池子,随意打开啤酒喝。他说李文是自己的朋友,生前很喜欢喝啤酒,你们也可以喝,就当在和李文一起喝。
每个人都是演员
在表演者拿着手机念完冗长的关于与李文认识和交往的介绍——须知还要通过翻译——之后,他脱掉自己的上衣,然后又脱掉长裤,然后作势要脱掉那条花短裤。他在开始脱衣服时我就担心他会不会一丝不挂——如果真的那样,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我听说过行为艺术的一些表演,包括有人当场用刀将身上划得鲜血淋漓。但他要是真的当众脱掉短裤就太过份了,现场那么多女宾。庆幸没有,他只是“虚晃一枪”,说:“我妈妈说这样做不行。”
表演者通过翻译在讲述与“李文”的交往
那些下到游泳池的人纷纷打开啤酒喝,然后将它倒到地上一个铝桶里。大约倒了20瓶之后,铝桶的啤酒溢了出来。只穿着一个裤头的表演者将桶顶在头上,在泳池里走来走去,大声叫着李文的名字,不时停下来,用它磕打池壁和扶手,他努力将啤酒泼出来,淋在身上,落到地下。最后他把那只铝桶翻转来,扣在脑袋上,他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在泳池里跌跌撞撞乱走,似乎竭力想甩掉它。
整个表演的过程大约半个多小时。人们在拍照,听着他开头小声,后来有点像哭腔,或者说有点像狼一样瘆人地嚎叫。天高云淡,金秋十月的太阳像六七月一样灿烂,只是没有那么炽热。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有一个差不多赤身裸体的人,在一个干涸的泳池里,脑袋扣着一只铁桶乱碰乱撞,大声哀嚎,那种场景真的有点像梦境。当铝桶终于咣啷掉在地上,大家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
无法摆脱悲伤?
在这个日本人表演的过程中,我努力猜想他要表现什么。我的确想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他讲述与李文的交往,说到开头非常不喜欢他,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文到他家里喝酒,后来搬到他家附近的地方居住,分别时李文忽然抱着他大哭一场,我在猜想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顶着一大桶啤酒——他在表明自己借酒消愁吗?他大声喊叫故人的名字——他在表达对一个老朋友的伤感和怀念吗?他为什么要脱得差不多一丝不挂——寓意他们像兄弟一样袒裎相见吗?他顶着铁桶,跌跌撞撞——说明他无法摆脱悲伤?他为什么要顶着一大桶酒?古希腊神话中有个酒神叫狄俄尼索斯,它寓示着激情和创造,他努力想甩掉那只扣住脑袋的铁桶,他在表达他要挣脱像金箍咒一样对他天性和自由的禁锢吗?他把那只铁桶掉到地上,发出响亮的吭啷吭啷的声音,这是在控诉生活吗?
后来的三个表演,也各有意味。那个胡子和头发斑白的泰国人拿着一个小收音机,将一根枯树枝与天线捏在一起,绕着游泳池慢慢转圈,不时将沙沙作响的收音机靠着池壁。他在与上帝通话吗?后来他走下酒店的斜坡,穿过公路,沿着草丛间的一条土路,走到海边一排民居前,从随身带着的挎包里拿出玉米喂鸡。他像只头羊,一群人跟着他。我觉得这种情形很有意味,像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傻子。也许这本身就是行为艺术的效果吧。
与上帝通话?
第三个表演者是一个来自奥地利的漂亮女孩。她在海边那个废弃的灯塔塔座旁,用手里一根鲜艳粗大的黄色缆绳,做出各种造型。绳子的用途是捆绑,她用它做道具,是想表达人受到束缚吗?绳子为什么是黄色,而不是红色的?她先是把绳子像一团乱麻罩住脑袋,这是寓示不是身体被束缚,而是精神受到了禁锢吗?后来她把它垫在乱石上,做出要攀爬到灯塔上的样子。哦,束缚你的事物,成为了你倚仗的工具。
后来她像纤夫一样,用力拉住挂在石头上的绳子。她是想表现生活的沉重吗?随后她一次次要把绳子扔到灯塔上,却总是扔不上去。人在命运面前,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她将绳子捡起来,甩得呼呼作响。这是表示自己握住了命运的喉咙?最后的一幕是她将那条绳子的绳头掰开,分成一朵花的样子,她举着这朵鲜艳的黄花用鼻子嗅着。显然,她与束缚自己的绳子达成了和解。
被生活绊倒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女士在海滩的乱石中,摆着一溜盛水的杯子,其中有一小杯珍珠,还有一大钵馒头。她夸张地狼吞虎咽把馒头塞进嘴里——她是表达挨饿吗?但馒头实在太多了,到了后来一边咀嚼一边吐出来。她把它们和成团,捏成珠子的形状,小心翼翼地串起来挂在脖子上。这是在对粮食表示赞美?然后把那杯珍珠倒进嘴里,喝一口水,连水一起滴滴嗒嗒吐出来,然后肃立在那儿一动不动。她在膜拜大自然?
她把馒头做成了珠链
海滩上许多游玩的人围拢过来,看着这些莫名其妙的表演者和比他们还莫名其妙的围观者。我想起那个笑话:一个人流鼻血,在街头仰脸朝天,一群人以为天上有什么,也跟着仰起脖子。
不懂是懂  懂是不懂
有人说完全看不懂。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看懂了。其实所谓的懂,如果指的是它作为艺术应有的某个主题,比如常说的讴歌真善美,谴责假恶丑,那么它的确没有。它所表达的观点、观念或哲学,如人生的孤独、无助,对痛苦的承受,对信仰的虔诚,或者表达某种负面的情绪,如愤怒、悲哀、恐惧等,每个在场的观众感受都不同,你感觉到什么,它就是什么,别觉得有什么微言大义,不懂装懂好了。
比如那个用黄色缆绳作道具的奥地利女孩,让我想到许多。我首先想到了绳子作为束缚的象征,绳子既捆绑着她,又成为她的垫脚石,她一次次试图将绳子甩到灯塔上而无果。我和不期而遇在北海休假的一位作家朋友一边观看一边议论,他说那个日本人表演时请大家下来“与李文一起喝酒”,那种对行为艺术孤独和落寞的悼亡,情感指向比较单一;而那个女孩的表演,有点哲学意味,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我想到的是自由和束缚的关系,从哲学上说,对你的束缚,赋予了你最大的自由。没有束缚就没有自由,绳子既是你的羁绊,也是你通往自由的台阶。她最后把它解开,编成一个花束,亲热地嗅它,束缚与自由实现了和解与统一。当然我可能是强作解人,也许表演者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一点也不重要。我说过,多义性是行为艺术的根本特征
自由与束缚的和解?
还有那个拿着收音机,不厌其烦地巡行的泰国人。他的装模作样,煞有介事,让我想起曾在公馆镇一个宗祠看到两个男人抬着簸箕请神,他们当时一边抖动,一边用方言依依呀呀地唱歌,一位朋友挖苦他们在与祖宗通话。如果把它搬到现在的海滩上,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有人会看到愚昧,有人会看到虔诚,还有人会看到荒诞。他后来在海边那排房子前,将玉米绕着撒在收音机周围,一群鸡跑过来啄食;被惊动的女主人打开门,满脸疑问。围观的人都笑起来。这些鸡们,这个不期而至的女人,以及她脸上的迷惘,其实就是作品的一部分。
想起了玛丽娜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时间中的关系》
有人说,你说得太玄了。但事实就是这样。有称为“行为艺术之母”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过一场轰动一时的行为艺术:她在一个房间桌上摆着72件物品,有口红、蜂蜜、玫瑰等美好的东西,也有火柴、梳子、水杯等生活用品,还有剪刀、弓、灌肠器等危险品,甚至还有一把装有子弹的手枪。她将自己全身麻醉,但保留头脑清醒。观众在她完全不能动弹的6个小时内,可以对她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这场表演的结果令人震惊。有人给她送花、试探性地碰触她,看到她真的不作任何反抗,开始有人用口红在她身上乱画,往她头上泼水,用铁链把她锁住。到后来有人剪碎她的衣服,用玫瑰扎进她的肚子,肆意摸弄她的私隐处。最后甚至有人将手枪装上子弹,放进她嘴里,一个惊恐万状的人冲上去,将手枪抢了下来,终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这场令人窒息的表演,让人体会到了在极端自由下,人性之恶的泛滥。在观众越来越放肆施暴的过程中,玛丽娜始终头脑清醒,充满恐惧,甚至流出了眼泪,却丝毫无法反抗。她心里明白,人们真的会对她做一切的事情。人一旦百无禁忌、绝对自由,就会成为最大的恶棍。
以这种方式与前任握手言和

行为艺术常常被人挖苦,认为纯属吃饱了撑的,那算什么玩艺。“玩艺”这个词挺有意思,它既是“玩”,却同时是一种“艺”。吃饱是人的生理需要,说是人权也没错,吃饱了撑的一个表现就是“人的存在的个性化”越来越突出。不可否认,行为艺术家自身的生活方式,常常有悖传统,玩世不恭,惊世骇俗。行为艺术在形式上充满刺激、负面,但纯粹从艺术的角度,不无批判和警示意义,像玛丽娜的上述表演,对人性之恶的揭露,其冲击力和深刻性为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作为一种边缘性的艺术,就像百花园中的黑色花朵,毕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构成了艺术园地里罗素称之为“幸福本源”的参差多态。

生活即艺术 不高也不低

(0)

相关推荐

  • 印度神秘的“通天术”,表演者顺着绳子爬到云层,原理至今成谜

    早几年魔术很火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被刘谦的近景魔术惊讶到.正如他的口头禅一样,这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不过在了解了魔术的原理后,突然会有种被骗的感觉.刘谦曾经表演过一个控制水中药包的魔术,实际上因为一个 ...

  • 读《我的行为艺术》有感

    想象力或许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任何人,总是需要一些想象力,一些新点子,来工作或者生活.而对于作家来说,丰富的想象力简直就是命根子. <我的行为艺术>一文的作者残雪就是一个想象力丰富, ...

  • 印度表演者顺着绳子爬到云层,难道他们真的拥有神奇技能通天术吗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除了很喜欢将黑的说成白的之外,还拥有一些极为能惹人注目的技能.比如说,在以前的时候,印度的街头巷尾总能找到这样一些很奇怪的表演者.他们最擅长表演 ...

  • 教你小魔术——挣脱绳索

    魔术师竟然能在两手被手帕绑住的状态下挣脱绳子! "大家听说过'不死的脱身王'胡迪尼的故事吗?"小虎问大家. 底下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小虎接着说道:"他是有名的逃脱魔术师, ...

  • 教你小魔术——逃走的圆环

    用绳子绑住的圆环,魔术师一番摆弄之后,竟然从绳结中逃脱出来了! 放暑假了,小虎跟妈妈来到了农村的姥姥家. 这天中午,小虎不想睡午觉,可是外面又太热,小虎跟几个小表弟百无聊赖地在看电视.看到茶几上的一个 ...

  • 北海最后一站:冠头岭

    海珍城 上午逛完银滩周围回到酒店,在附近餐馆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重庆的几个网友告诉我说,如果想要带点北海特产回去的话,可以去附近的一个海鲜干货市场--海珍城. 下午三点多,我就有点坐不住了,在酒店睡 ...

  • 【第752期 : 小讲堂《秋日登冠头岭偶成》作者 : 周丽君/飞雪护寒梅】

    作者简历: 周丽君,女,笔名:飞雪护寒梅,一九七八年七月出生,祖籍湖南衡山,嫁夫浙江金华,暂住湖南衡山,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是古典诗词爱好者.从小对国学耳濡目染,零八年末起步拜师学习格律诗词.性格恬静, ...

  • 疯子、傻子、骗子:智能投顾的局——篇一

    2018-09-06 原创 张德春 道是无 2018-09-06 核心观点: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投资狂想史,也是几千年的韭菜收割史. 金融服务可以分为两种:止痛药和维生素.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投 ...

  • 吴伯箫散文集|《神头岭》

    神头岭 作者:吴伯箫 一道战场,像一部灿烂的史书,那丰饶的页数里是蕴蓄着无尽的宝藏的.这样,作为热心的读者钻研名贵的典籍,我们访问了神头岭. 神头岭在山西的黎城.潞城之间,赵店东南微子镇偏北太行山伸着 ...

  • 神头岭伏击战有多成功? 日军随军记者是这样回忆的

    神头岭伏击战有多成功? 共毙伤俘敌1500余人,毙伤和缴获敌骡马六百余匹,缴获长短枪五百余支,弹药万余发. 这一仗可把日军真正打痛了,打怕了. 神头岭伏击战,是一场典型的闪电式的围歼战,经过两小时激战 ...

  • 神头岭战斗,2小时歼灭日军1500余人,日军统帅部也赞誉有加

    进入1938年,妄图"对共军彻底进行扫荡"的日军对过去的围攻失利很不甘心,特别是对在山西的日军第一军未能清除共产党军队很不满意.因此,日军大本营在1月8日发出了山西南部作战命令. ...

  • 深圳第一个村委统建楼——龙岗平湖简头岭统建楼

    深圳真正有统建楼一说是上世纪90年代末龙岗区最首先推行的"统建上楼"项目又称"农民上楼" 其目的是为解决农村快速城市化中农民无序兴建及抢建私宅而造成的土地浪费问 ...

  • 网球|纳达尔豪夺法网第104胜!3-0横扫新星晋级8强,第21冠就差3场

    纳达尔豪夺法网第104胜!3-0横扫新星晋级8强,第21冠就差3场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2021年法网结束一场男单第四轮焦点比赛,卫冕冠军.男单3号种子纳达尔发挥出色,直落三盘3-0(7-5/6-3 ...

  • 台球|奥沙利文错失第38冠,罗伯逊半场6-0打爆火箭,狂轰3杆破百2杆50+

    奥沙利文错失第38冠,罗伯逊半场6-0打爆火箭,3杆破百2杆50+ 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2021年斯诺克巡回锦标赛圆满落幕.决赛中,"墨尔本机器"尼尔-罗伯逊凭借下半场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