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鄂州文脉”
相关推荐
-
被贬谪在黄州的苏轼为什么喜欢偷跑到鄂州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 ...
-
张耒三谪黄州常游武昌
张耒三谪黄州常游武昌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人.北宋著名诗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三月谪监黄州酒税,宋哲宗 ...
-
鄂州成就苏轼的东坡之名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游玩鄂州 ...
-
千古奇闻 经典华容
"三江口周郎纵火,诸葛亮智算华容."这周郎三江口"纵火",烧得曹操败走华容道,发出了气冲云霄的三声"长笑".这"三笑"激 ...
-
宋代驻足鄂州的书法家
书坛至宋代又显现出复归晋人的风气.宋太宗诏刻<淳化阁帖>,改变了宋人追随颜.柳的狭窄眼光,找到了融合晋唐之风的途径.苏轼等一系列名家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书坛的面貌,"帖学&quo ...
-
怀苏亭前怀东坡
怀苏亭(九曲亭),耸立在长江中游南岸古武昌(今鄂州)西山东侧半山腰间,层层山峦,苍翠欲滴,万松密布,掩映在绿色画屏中,确有"万绿丛中红一点"之妙.它历经近千年风雨,日夜俯视大江,看 ...
-
鄂州西山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湖北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距华中大都市武汉 68 公里.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同万顷碧波相连:东接繁华的闹市:西枕玉带萦 ...
-
明·何以让《苏子遗亭》中写道的鄂州
苏子遗亭 明·何以让 君是眉山客,黄州几度游. 涓涓江水逝,漠漠暮烟收. 明月圆依旧,洞箫响未休. 星悬试剑石,露滴散花洲. 眺望南亭上,徘徊古寺头. 东方风邈邈,箬谷草悠悠. 世路蜉蝣态,人生蟋蟀秋 ...
-
离开鄂州之后,苏轼怀念之余写下了《秦太虚题名记》
苏轼<秦太虚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道杭,东还会稽. 龙井有辩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夕已. 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蓝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 ...
-
清·阎尔梅《夜饮刘子寻园中》中写到的鄂州
夜饮刘子寻园中 清·阎尔梅 墙围花竹一城低,城外丹楼画不齐. 高楼有声江在枕,远村如绣水穿畦. 矶头新雨青鳊上,峰齿孤云白雉啼. 中夜读书多怪遇,帷灯射出乙仙黎. 松云一坞北城隈,古址新装结构才. 亭 ...
-
雷山史探
雷山史探 人们对西山十分熟悉,因为西山有公园,人文景观林立,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是,与西山毗邻的雷山则较为幽静.其实,雷山也有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传奇的人文历史.雷山及雷山脚下的樊口大闸.电 ...
-
唐代诗人元结两度隐居鄂州的故事
人 的故事 济世为民的政治家 唐代著名诗人元结(719-722年)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鄂州又一个重要客籍人物.元结,字次山,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人,天宝年间进士. 元结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 ...
-
从《过江夜行武昌山上》中可以看出一代文宗苏东坡不惜犯禁要来鄂州游玩 ..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泝江 ...
-
东坡先生的“桃花源”——鄂州樊山和西山
"桃花源"一词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历尽坎坷人生.看遍世俗虚伪黑暗,迟至暮年以后,对自己人生感悟的升华. "桃花源"情结对后世影 ...
-
樊山樊水话渊源
西山.长港.梁子湖,鄂州的这几处一线串珠之自然景观,都曾共姓一个"樊"字,并由此衍生具有鄂州特色的"樊"字系列地名. 梁子湖曾曰"樊湖",至 ...
-
元结到底在鄂州做了些什么,竟然令一代文豪苏轼紧随其后也来了
苏轼像 元结,唐代著名文学家,生于鲁山县,鹰城十大历史名人之一.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对早于自己300多年的元结非常敬佩,多次写诗作赋表达景仰之情.其中一篇诗作,竟引起文坛诸家的纷 ...
-
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九曲亭 东坡贬于黄州后,写了<游武昌寒溪西山寺>,此应为正面. 在苏轼传世的诗文中,直接写西山的有<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与子由同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