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水,庄子的树,鬼谷子的门,看懂了都是高人!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名扬千古的大师,人们称他们为圣人,他们高深的智慧,影响和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其中老子说的水,庄子说的树,鬼谷子说的门,是他们经受了岁月的考验,总结出做人的智慧,让人感到既讳莫如深,又有大道至简之悟。

圣人传道

一 老子说水,上善若水

老子修道,讲道,道的力量是神秘和强大的,道好像是虚无缥缈的,但它又是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就能发芽生长,最后能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什么道理,一切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老子说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水是柔软的物质,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能流到人们不愿去的地方。水往低处流,无处不在,正如道一样。我们居住的地球,有70%多的面积是水,人的身体70%也是水,世界上的万物都离不开水。水是维持世界人类生命的源泉。但水是那么自然的流淌,它无私地造就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生存的活力。可我们从没有感恩过水,它是只知奉献,不需感恩,直到我们缺水的时候,才知道水的珍贵。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要理解道,就要理解老子悟的水。老子说水几于道,这里面的深意是很大的。

上善若水

二 庄子说树,无用之大用

庄子是一个独来独往,生活在自我精神世界的奇人。庄子的说道行道,特立独行,让人感到他是世上谜一样人。

《庄子》里面写有很多有想象的物种,具有神话色彩。如栩栩如生的鹏,飞舞迷人眼的蝶,水里自由行走的鱼,都蕴含深意。但让庄子感悟最深的,竟然是一颗树。

大鹏

在《逍遥游》文中,描写了一种古树,这种树长得特别的粗壮高挺,但它很特别,它的材质既不适合做家具、器具,也不能做柴烧火做饭,真是一颗无用之树。但事情得两方面去看,正是因为它的无用,人们才让它野蛮的生长,最后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如果它有用,人们早就把它砍伐掉了。

庄子悟道

但这棵树真的就无用武之地吗?不是这样的,上天让它生存,必赋予它使命,只是不一定非得为人所用。这是人们不能理解的道理。就像庄子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格格不入,但是坚持修道,拒绝人世间的浮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他就是潇洒自在的王。

要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就要悟懂这颗无用又有用的大树。

大树

三 鬼谷子说的门,捭阖之道

捭阖,读bǎi hé ,意为开合。

鬼谷子据说是老子的门徒,他的思想和老子不谋而合。鬼谷子还是兵家的始祖,和道家有很深的渊源。《鬼谷子》文中讲天道,阴阳,以及社会的人心,世道,他把看似虚无缥缈的理论运用于入世之中,用道家的思想指导人们,用以扶危济世。鬼谷子既是智谋大师,也是语言艺术天才。

鬼谷子图1

捭阖之道,是讲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闭嘴,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生需要学习的大学问。鬼谷子用阴阳之法,洞悉攻心之术。鬼谷子说,在说服人之前,要根据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但他强调人首先要有德,没有道德的人,是暂时的成功,不能长远,而有道德的人,令天下人折服,而无敌于天下。这些靠游说、靠言辞平天下的人被称为“纵横家”。而鬼谷子终生研究的,就是捭阖之术,这扇门的开关的场合、时间,如何开、如何关,都是大智慧。

鬼谷子图2

上面三位高人各自钟爱的水、树、门之道,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必须静思品味,方能悟出真谛。多学习先人的传世经典,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生活更从容,让我们都做个智慧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