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要刚健,曲要丰韵,印面上的线条处理方法
相关推荐
-
董绍伟 | 法古师心 大味必淡 —— 戴明贤先生的篆刻艺术
黔艺空间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 ...
-
连载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 中国印学精读与析要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 --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韩天衡 张炜羽 上溯到明代中期的流派印章发展史,是一部篆刻艺术的出新史,就中不乏勇猛精进的出新者,但也 ...
-
篆刻观察——浙派的开山鼻祖丁敬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是丁敬的一首自作诗,也可以看作对他篆刻艺术的诠释. "浙派"作为清中叶后崛起的一个重要印章流派,如果从其代表作家- ...
-
印面上的“奇正相生”之道
@篆刻微刻 很多印友刻印往往求奇,混淆庸与正.怪与奇的界定,项穆<书法雅言>指出:"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篆刻一道 ...
-
树无寸直,以曲为美
常有盆友交流,刚刚接触盆景,应该如何欣赏创作,如何把握盆树干势走向,或是直接询问桩苗素材的创作手法,诸如此类.要了解盆景未来的创作方向,在初学之际除了栽培养护技巧之外,还应当尝试去欣赏了解不同树形的结 ...
-
直丫头与曲文章
文:肖楚然 聂传安 翻阅十班肖楚然的周记,印象最深的也许就是她许多文章都有那么几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字的数量少则四个,多则--多则不限,完全取决于 ...
-
印面上的金石味,赵之谦原石印面大赏!
@篆刻微刻 赵之谦(1829---1884),原名铁三,后改名益甫,中年后定名为之谦,字扌为叔,别号有憨寮.支自.梅庵.冷君.悲盦.无闷.斋室名二金蝶堂.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等,浙江绍兴人.他在晚清艺 ...
-
印面上运用“轻重、承应”的方法
邓散木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艺术造诣精湛.其书诸体俱佳,自成体貌.尤擅篆刻,耽于钻研,印风古拙雄奇.格高韵厚.他生平的篆刻经验见诸其遗作<篆刻学>,这部两万余字的书以小楷写就, ...
-
篆刻入门:从“字典上查来的字”到“印面上的字”
前面说过,要做篆刻创作了,一定要到字典上去查找选定的入印文字的正确写法,至少从"字法"上要保证这个字完全正确,不写错别字.但问题来了,查到了某个字,就真的能把它放到印面上,成为一个 ...
-
八字点窍:解析神出、直克、错位、财印、伤食、聚会、六大流年批断技法!
一.神出法 用神在原命局地支藏干逢大运或流年透出,主事吉凶的十神.透出的十神,一.考察它在原命局的生旺死绝状态.二.考察它在原命局中有无刑冲合化.三.考察它在原命局的根基情况.四.考察它在原命局中是吉 ...
-
张国鹄:直而能曲,浅而能深
清代诗论家厉志在<诗经>研究中有个发现:"直而能曲,浅而能深,文章妙诀也,有大可发挥,绝可议论而偏出以浅谈之笔,简净之句,后人虽百十千万而莫能过者,此三百篇之真旨."( ...
-
UC头条:一味药, 抹平口腔溃疡! 直折肝火, 火去痛消, 值得借鉴的小方法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