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国史前治水科技文明(科技名家笔谈)
相关推荐
-
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 佟柱臣<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54~64页齐鲁书社1993年 本文从诸多方面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中国文明起源 ...
-
道中庸 尚平和 人如玉
西藏日土县岩石上的动物图 红山文化的玉龙 资料图片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陈胜前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书者说] 近日,由我所著的<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一书,交付中国人民 ...
-
第1487篇 从考古发现看安徽文明之光
文明是一个范畴较为广泛的名词,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社会解体进入了有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国家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一般已发明或利用文字作记 ...
-
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确了史前聚落的形态,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环壕的出现,大型房址的使用,说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渔猎文化存在定居模式的,缩短了新石器晚期嫩江流域社会发展进程与同时 ...
-
日本弥生文化与稻作文化传播
弥生文化是日本列岛内形成早期国家即倭国国家群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东亚考古学界一般认为其始于公元前5世纪,终结于公元3世纪.随着科技考古的发展,一方面,以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藤尾慎一郎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利用稻 ...
-
刘建国:中国史前治水文明初探
摘要:通过对不同地域史前聚落与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分析,结合史前聚落的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探讨史前先民对水资源的认识和治理模式,揭示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史前聚落及其治水工程的特征. 本世纪之初,伴随着 ...
-
张孝德:生态文明科技,为什么中国领先世界?
推文第1178天 "生态文明时代,所有的革命从乡村开始.走向生态文明的革命是柔性革命,需要用智慧和思想慢慢走." 本文节选自耕读大学种子班讲课内容 实拍于山西太谷衡荣生态农场 3月 ...
-
钱学森享年98岁,却为中国隐藏一项黑科技,世界曾经只有5人会造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新发现和新"制造",我们不难认识到每当世界上有人认知到了新科技.新技术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都将会迎来一次重大的进步契机,而这些重大契机的发现或者 ...
-
令人震撼的中国史前文明纪年表!
史前文明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遥远的过去充满了神秘色彩,受到了很多人的向往和追逐.特别是近几年,如巴格达电池.杜立巴石碟等史前文明的发现,更是掀起了一场追寻史前文明的热潮. 很多人说中国无史前文明 ...
-
在空间站上种青菜,到火星上种土豆,这是中国科学家的独特浪漫 | 科技袁人
风云之声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4小时前 导读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发射成功,我和我的朋友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周炳红.孙志斌做了一场直播.这期 ...
-
中国高校2021年重大科技成果200强排名:浙大第二,中南大学第十
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奖.中国专利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5项奖项,是衡量中国高校发展实力.科技贡献能力.科研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获得的奖项越多,在一定程 ...
-
袁复礼回国以后所从事的第一件工作,其实就是考古。1921年,他和安特生挖掘了仰韶遗址,第一次发现了中国史前文明,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序幕;袁复礼的第一张测绘图,是《仰韶遗址地形图》,堪称“中国考古第一图”
"花儿研究第一人"袁复礼的北庭考古日期:2020年05月22日 01:15:33 作者:朱玉麒 袁复礼(1922年摄)天山恐龙的发现,对于门内门外的人来说,三言两语都能够说出它的显 ...
-
戴姆勒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孚能科技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因企鹅审核规定,本公众号从<德国IT那些事>更名为<欧盟IT那些事>. 德国戴姆勒入股中国电池制造商孚能科技(Farasis Energy),从而进一步为其电动车型保证电 ...
-
史前洪水对中国元人口和文明的影响
史前洪水对中国远古人口和文明的影响 文/黄饮冰 史前洪水的来源有三个成分.一是西部冰川融化形成的冰融性洪水,二是降雨增加导致雨水性洪水,三是冰融性洪水.雨水性洪水入海与海上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形成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