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5.5|道德经究竟有啥用?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三:王安石

    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三:王安石 1.元气体用论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 年),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王安石主张"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不足恤" ,而 ...

  • 第二部分36-50

    ​第36章:柔政对民不以威势 [正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标注]①歙(xī):合并 ...

  • 道德经:何为天道?其实就是“四大天规”!悟透了趋福避祸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好与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道德经>是一首思想与内涵极其丰富的"哲学诗. <道德经>是道家哲 ...

  • 道德经概论:人和于天(一)

    上一篇<道德经概论: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三)> 大家晚上好! 最近因为一些个人事务,道德经讲解的课程中断了一段时间.今天还有朋友私聊问我是有什么情况,课还继续开吗.这也让我感到确实不能再拖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7|“大”的三重境界

        第二十五章,读了三个多月了,一点一点啃过来,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对"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的理解.     为啥难呢?因为,这句话透着一种神秘感!     在通行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孔子的修道之路,就是<论语.为政篇二>里的那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3|繡呵缪呵

    繡呵缪呵 "繡呵"和"缪呵",这是"道"的两大特性.同时也是"道"能成为"天地之母"的两个条件. 咬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2|人类是怎么来的?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再谈"昆成"和"生成"]         我们人类是"生成"的吗?     如果是生成的,那么,谁生了我们人类?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1|有物昆成

    好难的一章!     这一章很难理解!而且争议非常大!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解释能被所有人接受.     理解这一章的难点有六个:     第一,"有物昆成"怎么解?     通行本是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