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一章 有无之辨

    第一章 道经 有无之辨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如果有一本书,谈论圣王.天下.百 ...

  • 杨朝明:无为才是大格局

    来源:孔子研究院 说到"无为"这个词,人们首先会想到老子,认为它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似乎与孔子没有什么瓜葛.其实,在孔子学说中,"无为"同样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 ...

  • 《老子》不是元文化,庄子不在儒门内

    . 2020-11-23 . 一.<老子>不是元文化--儒道两家比较 或说:"<易经>.道德经作为源头活水的元文化,今天的我们只有继承发扬的份儿.因为是伏羲老子他们给 ...

  •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人生天道玄机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 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人的生.死.荣. 辱,都应遵循自然之道 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 孔子.老子.传统文化.正能量.美文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7|“大”的三重境界

        第二十五章,读了三个多月了,一点一点啃过来,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对"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的理解.     为啥难呢?因为,这句话透着一种神秘感!     在通行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5|道德经究竟有啥用?

       "道"究竟有啥用?     这个问题时刻困扰着对<道德经>感兴趣的人.     读到<帛甲老子>这一章,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quo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3|繡呵缪呵

    繡呵缪呵 "繡呵"和"缪呵",这是"道"的两大特性.同时也是"道"能成为"天地之母"的两个条件. 咬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2|人类是怎么来的?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再谈"昆成"和"生成"]         我们人类是"生成"的吗?     如果是生成的,那么,谁生了我们人类?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1|有物昆成

    好难的一章!     这一章很难理解!而且争议非常大!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解释能被所有人接受.     理解这一章的难点有六个:     第一,"有物昆成"怎么解?     通行本是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1|尼采和老子的精神最高境界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4.1|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什么是自然呢?]     说到"自然",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我觉得"逍遥"和"自然"很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