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章成·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
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 一. 王弼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河上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七章
道经·三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吴澄:道之无为,久而不变,非特暂焉而已,故曰常无为.虽一无所为,而于所当为之事,无一不为也.若无为而事有废缺,则亦何取其无为也哉?此之无为,盖性焉安焉者也. 原成: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为政第三十七
道经·为政第三十七 原成:"道"无形,则为政当以民为先."道"无名,则为政当以民为贵."道"无为,则为政当以民为上.以"道&quo ...
-
道德经原成·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
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道恒无为也.矦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无为就是不乱作为,是自然而为,按规律而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三十七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7|“大”的三重境界
第二十五章,读了三个多月了,一点一点啃过来,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对"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的理解. 为啥难呢?因为,这句话透着一种神秘感! 在通行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简放|读书笔记:免受大亏的唯一方法是在雪球失控之前接受少量的损失
简放|读书笔记:免受大亏的唯一方法是在雪球失控之前接受少量的损失
-
简放|读书笔记:十大交易守则(20200805)
5月1日启用我这个读书号后,5月份重读了<交易心理分析>.6月份重读了<海龟交易法则>,都是十分经典的书籍.这两本书,都将十几万字的原书,整理成2-3万字的精华读书笔记.很多伙 ...
-
庄子读书笔记14:小大之辩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如果是到近郊的地方,只要带足三餐,回来后,肚子还不会饿.如果要到百里外的地方,就必须准备一夜的粮食.如果更远到千里外的地方,一定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哪会知道这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