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章回:月下小景(作者 李修运)

(0)

相关推荐

  • 咱们村‖时光里的老屋/唐剑雨

    责任编辑亚静 时光里的老屋 文/唐剑雨 只有成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才会对故园有如此浓重的眷恋.只有拥有了漂泊异乡的经历,才会对老屋有如此彻骨的相思. 无需在记忆里谋篇布局,无需在回望中仔细寻找,老屋便 ...

  • 【035】“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徐占生作品

    母 亲 徐占生(山东) 母亲这一辈子,坎坷.不易. 母亲的身份证上登记的出生日期是:1928年3月15日.但这个日期中,只有年份是确切的,后面月.日的数字,只是为了办身份证"凑数" ...

  • 和成有:怀念母亲

    黄堡文化研究 第355期 怀念母亲 和成有 (母亲1953年33岁照片) 母亲离开我已经50多年了.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可是对她老人家的怀念却与日俱增.多少次在梦中见到母亲,她还是那样慈祥地微笑,她那 ...

  • (袁玉梅)过去家家必备的石磨,将成为遥远的童话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石磨留给我的记忆 冷玉(袁玉梅) 在父母走后的一天下午,突然很想到老房子那里走走,于是驱车前往. 老房子闲置很久了.里面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只有几只小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夫敏《卷起煎饼想起娘》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夫敏 [作者简介]王夫敏,枣庄市薛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枣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美容美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散文在线,中 ...

  • 回忆也是一种幸福(9)

    石磨的情愫 天气终于暖和起来,池边开始杨柳依依,早上在和安湖畔转上一周,心中甚是惬意.可每当走进美丽的和安湖,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走上一段弯弯的"磨盘路",倒不是这段磨盘路有什么特殊的 ...

  • 人间章回:过年(作者 谭丰华)

    我小时候喜欢过年,但并不喜欢守岁,熬夜守岁,在长辈心中或不可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到了深夜,往往困得低枝倒挂时,倒头便睡,待爆竹声如釜中豆炸时,一觉醒来,公鸡的啼叫声已此起彼伏. 大年 ...

  • 人间章回:我的童年(作者 李玉华)

    八岁的时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年月,大多数人家都很贫困,更别说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了.吃饭就更成了问题,父亲看着左邻右舍和我差不多大的同龄人都上学了,他也不甘示弱,咬着牙把我送入了学校,读一年级的 ...

  • 人间章回:打鸟(作者 马其亚)

    我刚能记事不久,就参加了一场由国家发起的运动--除四害,打麻雀.我跟着大人,拿着缠有红布条的小棍,对着空中惊慌失措的麻雀群,不停地挥舞,使劲地呐喊. 那时,麻雀真多,黑压压,密麻麻,呼啦啦,一群接一群 ...

  • 人间章回:我的知青不了梦(作者 徐景洲)

    无数次梦见蒋湖. 那是我十五年前下放的村庄.她两面临河,西边是起伏叠翠的片片桑园,北面是碧波荡漾的稻田,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韵. 但那时的蒋湖是穷困的.除了知青点,数百户人家很难找到一间浑青到顶的砖瓦 ...

  • ​人间章回:五十年前大年三十的奇遇(作者 李修运)

    那年的大年三十,我七岁多一点,背着生产队分给我们家的三斤肥膘子猪肉和母亲做的一蒲包豆腐,去看姥姥. 姥姥住在河东红缨场.贱年,人体羸弱,马瘦毛长,我歇了七歇方才赶到:吃了饭回来再次等渡船时,已经小半晌 ...

  • 人间章回: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颗露水珠(作者 李修运)

    人各有各的活法,如果不按照世俗的眼光去比较.衡量,到底谁过得好,谁过得差呢?好赖都是经历.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呢就是单向的过程.奶奶常说:"人生下来,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颗露水珠呢!" ...

  • 人间章回:卷发(作者 徐景洲)

    我是家里唯一头发卷曲的.小时候,母亲常抚着我的头发,对别人说:"你看这孩子头发卷的像秤钩.要是个女孩就好了,不用烫头呢!"又说:"真是吃谁奶,随谁长,他奶姆头发就是秤钩头 ...

  • 人间章回:母亲带我捡过麦穗(作者 马其亚)

    人民公社时期,大田里的庄稼复收完毕以后,生产队一般不会派人看管.我们这个地方,社员称此种情况为放门.放门以后,常常有许多年老体弱不能参加集体劳动者,再次去大田里寻找可能遗留的庄稼.放在当下,谁会有如此 ...

  • 人间章回:老窑场(作者 陈晓)

    在母校的东面,约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废弃的旧砖窑.每逢上体育课,老师总让我们以老窑场为目标练习长跑当老师一声令下:目标老窑场,出发!我们就争先恐后地向老窑场疯狂地奔跑.小路旁的杨树探着细小的腰肢拍打着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