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史学二陈——评陈寅恪与陈垣二先生
相关推荐
-
陈鹤:“南北二陈”说的几条补充史料
历史学界一向将陈垣.陈寅恪合称为"南北二陈".陈垣因长期任教于北京各大高校故被称为"北陈",陈寅恪则由于晚年栖身于中山大学而被称为"南陈". ...
-
胡文辉丨《陈寅恪语录》详目 编选说明 后记
按:我编的<陈寅恪语录>近已上市,敬请垂注.感谢后浪.上海文艺出版社,尤其是宋希於.肖海鸥两位.此书若有助于大家理解陈先生的学问世界和精神世界,则幸甚. 详 目 治学方法 ◎学术独立 ◎同 ...
-
也谈启功先生
也谈启功先生 智效民先生在公号"老智有话说"里面发了一篇<启功的反思>,其中谈到启功先生的大致经历: "启功虽然没上过大学,却大部分时间在大学教书,这与他早年 ...
-
潭柘:考证学与当下学风
一 以往读此书,乐于看学生辈勾勒出的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画像.学生笔墨风姿各有不同,有儒雅的,有深透的,有直言的,也有端着架子放不下的,执笔者不同,便要你综合地来看这幅画像.不过客观讲,学生写老师或老师 ...
-
三联前副总:我碰到一些带研究生的学者,他们苦恼没有题目可做,这是比较可悲的
我觉得现在学术论著的问题主要是两个. 一是研究问题碎片化,整体感缺乏.我们研究某个问题一定要有价值和意义,如果研究的问题比较碎,与整体历史进程接不起来,就显得缺乏意义,因为读它的人不能通过这个研究了解 ...
-
【觅史记】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垣氏之研究方法,则超脱支那学者之弊窦而为科学的者也(上)
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陈垣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并称为二陈,两人均为史学研究大家,而陈垣在中国史学研究方面有多个开创性的成果.他研究史学的方法,被当代学者总结为"考史.论史.述史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 ...
-
严耕望:中国中古史研究十种入门书▂▂▂▂...
▂▂▂▂▂▂▂▂▂▂▂▂▂▂▂▂▂▂▂▂▂▂▂▂▂▂ 1,司马迁<史记> 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晶,不论从史法观点,从史料观点,皆当视此书为最基本读物,必须认真自习阅读,深入了解. 2 ...
-
书讯 | 严耕望 :《唐代交通图考》(全六册)出版
书 名:<唐代交通图考>(全六册) 作 者:严耕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低音 上市时间:2021年7月 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 ...
-
钱穆的一句开场白,坚定了严耕望的治学方向
严耕望(1916-1996), 是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 被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他也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 严耕望照片 1940年,武汉大学历史系学生深感本校师资力量较弱,请求 ...
-
严耕望:为何走“二流路线”,却能有“一流成就”?
武汉大学一景 在武汉大学的学生中,钱穆对钱树棠.严耕望印象最好. <师友杂忆>中,钱穆这样回忆: "晚无电,两生常来伴余,问学甚勤.钱生(指钱树棠--编者注)学业为全班第一人,- ...
-
师之道——严耕望曾经不从师命,钱穆这样回应
钱穆先生 严耕望深以自己是钱穆的弟子而荣,也处处提醒自己要自重,以维护老师的尊严. 1945年,严耕望受傅斯年之聘到中央研究院史学所工作.史学所的高级研究人员,除了极少数是钱穆的同辈学人外,绝大多数都 ...
-
【教育读书】严耕望:生活、修养与治学
[教育读书] 严耕望:生活.修养与治学 一个人学问成就的深浅,可以从他的生活修养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对于学术工作影响极大. 治学本不是件轻松的事,近代学术工作日趋复杂 ...
-
漫谈 | 严耕望:生活、修养与治学
一个人学问成就的深浅,可以从他的生活修养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对于学术工作影响极大. 治学本不是件轻松的事,近代学术工作日趋复杂,步入分工专精之途径,但又不能不相当博通,史学工作所涉尤 ...
-
历史学家严耕望:研究历史,首要的是选择题目
严耕望(1916-1996),名德厚,字耕望,号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严耕望师从国学大师钱穆,是钱穆先生最欣赏的弟子.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
-
方法|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方法"即治学门径.学术研究虽不应拘于常法,但一个学科或专业领域实有一些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路径.前辈学者的理论反思.经验之谈,甚至"技术"指南,对于初入学术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