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读155:无效与撤销的法律效力
相关推荐
-
缔约过失责任不应以合同被撤销为前提
前言 合同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意思自治原则"体现在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之订立合同的对象是谁,订立一份什么样内容的合同.但是基于民事活动的复杂性及合同 ...
-
民法典第109条 — 第160条 | 总则编: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109条-第132条,以权利清单的方式列举了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各类民事权利,规定了权利的取得方式和行使原则. 第133条-第160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成立.形式.效力,突出规定了民事法 ...
-
《民法典》《九民纪要》下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情形和法律后果简析
2020-10-29 洪瑜,胡胜训,王诗钧<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民法典>实施前,<九民纪要>对现行法起到了补充与解释作用,而在<民法 ...
-
未生效合同与无效合同有何区别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则未生效合同就是指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 未生效合同已 ...
-
最高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实务问答》系列之“合同编”(四十五)
3天前 011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问: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有何区别? 答:合同的成立是合同订立的完结,旨在说明合同的形式,而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的效力,旨在说明业已形成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具 ...
-
《民法典》解读148:单方欺诈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 ...
-
学习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
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 [条文]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 ...
-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5)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5)
-
撤销权五年内不行使消灭
可撤销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这种效力不确定状态势必影响相关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和稳定,尽早使之确定下来,有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一.可撤销权可以放弃. 撤销权可以明示放弃,也 ...
-
可撤销民事行为类型及后果
民法领域一项重要原则是意思自治.民事主体意思能力欠缺,意思表示不真实,某些合法性欠缺都会导致该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可能被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撤销该行为.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非纯获益民事行为或者与 ...
-
《民法典》解读150: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