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器的秘密 2024-06-10 20:40:19 何为“卖茶翁”者? 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茶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茶钱赈我穷。“卖茶翁”者,是日本江户时代煎茶道“中兴之祖”高游外的别号。煎茶道肇始于陆羽《茶经》,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把茶种、茶艺从中国带回日本,煎茶开始在日本流行。卖茶翁生于德川幕府的1675年,14岁随师父化霖禅师去长崎唐三寺,拜访过中国僧人,吃到了武夷茶。15岁徒步千里,到万福寺参加了黄檗禅文化活动。22岁开始只身云游,遍访高人。29岁已具有自由通达的诗文才智,仰慕唐人的煎茶三昧之风流生活。过了整整50年的禅僧生活,卖茶翁十分厌倦当时僧侣社会的腐败,念念不忘重振宗风,曾作诗曰:“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茶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茶钱赈我穷。”61岁时,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通仙亭”的小茶店,燃起茶炉,摆上钱筒卖起茶来,他在酒旗上写道:“百两不嫌多, 半文不嫌少,白喝也可以, 只是不倒找。”此后,卖茶翁名声大震,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茶翁却在临终之前,将他所有茶器一把火烧光,使之化为灰烬。他的行为与人生哲学激发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对当时的茶人、画家、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古代饮茶器具的样式也几近失传。但他那首《仙窠烧却语》却像一把火炬,从此照亮了日本茶道的黑暗天空:从来孤贫无锥地,汝佐辅吾曾有年,或伴春山秋水,或鬻松下竹阴,以故饭钱不缺,保得八十余岁。今已老迈无用汝,北斗藏身终天年。其后或辱世俗手,于汝恐有留遗恨。是以赏汝火三昧,直下火焰转身去。劫火洞然毫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此《卖茶翁茶器图》就是木村孔阳氏模写卖茶翁茶具计33件,均为彩绘木刻,十分精细,虽为日本古代茶道器具,但犹可远窥唐宋古器形制之大略。【炉龛】放置炉子的小阁子。【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铜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子母钟】成套的茶杯。【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尧水。【注子】古代汉族酒器。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唐 ,盛行于宋元时期。 起到保温作用。【茶罐】存放茶叶的罐子,锡制成。因锡稳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叶。【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坐褥】铺或盖用的毯子。【滓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钱筒】大小竹筒用来存放钱币。【水注】注水壶。【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小炉】生火炉。【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炭挝】用来砸炭的铁锤。【焙钩】又名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叶黄。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现在通常称为茶棚。【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茶壶】存放茶叶的罐子。日本称为茶入或者茶心壶。【灰炉】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现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瓶床】现在统称为瓶座,稳定壶和瓶的放置。 来源:月印池文化 赞 (0) 相关推荐 末茶和抹茶,末茶为何能在日本保留并发展成今天抹茶? 相信有许多刚入茶圈的茶友们,可能对于"末茶"和"抹茶"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明白.什么是末茶呢?其实今日的抹茶,在根源上,本就是末茶,同根同源.在最初时,末茶指的是制 ...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从古代茶道的发展,看茶器的衍变 茶,源自于中国,古作"荼".在历史的发展,茶一直是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一员,关于茶之文化也有许多相关文献流传于世,对中华民族的人性.情感.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明代许次纾著有 ... 福州挖出一件“三条腿”青铜器,通高18.9厘米,专家:古代煮茶器 喜欢喝黑茶或者普洱茶的网友,估计都会选择购买煮茶器这类的器皿,因为黑茶和普洱茶不像绿茶,可以加热水就能泡出来,像黑茶是必须要用煮茶器才能泡得出来. 有网友会问,古代的时候有煮茶器吗?其实还真的是有的, ... 茶器都不齐,你还喝个屁的茶(古代篇) 养茗宝和你一起 学好普洱茶.喝好普洱茶.养好普洱茶. 茶器都不齐,你还喝个屁的茶 (古代篇) 陆羽在茶经里还说过一句话:"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你要是在 ... 看看唐、清两代宫廷茶器有多讲究 汲来泉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明日谷雨,人间四月,春风柔煦,<群芳谱>道:"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降雨量增加,是茶树生长的好光景,谷雨摘茶更是传承已久的节气 ... 你真正理解古代茶吗?(二)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33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派. 本文导读:茶小派在上一篇<你真正理解古代茶吗?(一)>给各位茶友介绍了唐代的煎茶,确实别有一番滋味.这一期约茶记接 ... 你真正理解古代茶吗?(一)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28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派. 本文导读:久经茶行业多年,小派不免会听到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历史,总是说道:"唐煎.宋点.明泡"的专业词汇,无 ... 北大博物馆宋瓷茶器展(1)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北大博物馆宋瓷茶器展(2)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北大博物馆宋瓷茶器展(3)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