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310丨中国人并不忌讳谈死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310讲《礼论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愅诡唈僾而不能无时至焉。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愅诡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动也;案屈然已,则其于志意之情者惆然不嗛,其于礼节者阙然不具。故先王案为之立文,尊尊亲亲之义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故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护、武、汋、桓、箾、简象,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喜乐之文也。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哀痛之文也。师旅有制,刑法有等,莫不称罪,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敦恶之文也。卜筮视日,斋戒修涂,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飨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尝之。毋利举爵,主人有尊,如或觞之。宾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荀子·礼论篇第十九》20)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愅诡唈僾而不能无时至焉。

祭祀,是为了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人的感动、郁闷之情不能随时表达。愅(gé)诡,变异感动。唈僾(yìaì),心里郁闷。
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愅诡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动也;案屈然已,则其于志意之情者惆然不嗛,其于礼节者阙然不具。

在欢欣团聚的时候,忠臣孝子就会感触思念已故的君主、双亲,而且会表现出来。他们所要表达的感情是极其悲痛的。如果郁郁而止,没有祭祀的礼仪,他心中必然惆怅而得不到满足,在礼节上也会感到欠缺不完备。
故先王案为之立文,尊尊亲亲之义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

所以古代的圣王为他们制定礼仪制度,尊崇君主、亲爱父母的道义就能表达了。所以说:祭祀,是为了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
 
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这是忠信爱敬的最高表现,是礼节仪式的极点,如果不是圣人,是不能懂得的。圣人明白地理解祭祀的意义,有道德的士人君子安心地祭祀,官吏把它当作为自己的职守,百姓把它当作自己的习俗。君子认为它是治理社会的道德规范,百姓认为是在侍奉鬼神。
故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护、武、汋、桓、箾、简象,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喜乐之文也。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哀痛之文也。师旅有制,刑法有等,莫不称罪,是君子之所以为愅诡其所敦恶之文也。

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韶》、《夏》、《护》、《武》、《汋》、《桓》、《箾》、《象》等乐曲,这些都是君子被他所喜悦的事情感动时用来表达感动的礼仪形式。穿丧服、撑孝棍、住陋屋、吃薄粥、以柴草为垫席、把土块当枕头,这些都是君子被他所哀痛的事情感动时用来表达感动的礼仪制度。军队有一定的制度,刑法有轻重的等级,任何刑罚都与罪行相当,这些是君子被他所憎恶的事情感动时用来表达感动的礼法制度。
卜筮视日,斋戒修涂,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飨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尝之。毋利举爵,主人有尊,如或觞之。宾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占卦观察日期时辰的吉凶,斋戒、清理祠庙,摆好祭祀的席位、献上牺牲黍稷等祭品,受祭者吩咐男巫,好像鬼神真的来享用。各种祭品都取一点献给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受祭者一一尝用,好像鬼神真的来品尝。不让助食的人向受祭者敬酒,主人要亲自向受祭者劝酒,受祭者饮用,好像鬼神真的来喝酒。祭祀结束后宾客退出,主人拜揖送行,然后返回,换掉祭服而穿上丧服,来到坐位上痛哭,好像鬼神真的离开了。悲哀啊,恭敬啊,对待死者如同对待生者一样,对待亡者如同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好像无形无影,但是都合乎礼仪制度。
中国人不轻易谈死,并不是忌讳死亡,而是敬畏死亡。对已逝亲人思念的情感,很难随时表达出来,因为无所寄托,内心总是空落落的,而祭祀就是人情感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祭祀给人以情感宣泄的合理理由,正如冯友兰所言:
本来以鬼神为对象的丧、祭礼,如果除去其对象,也就不是原来的丧、祭礼了。荀况认为,这样的礼也就是一种文,是人道所必需的,文是一种点缀装饰,然而也不仅是一种点缀装饰,它是有根据的。其根据就是人的感情,感情是天情,也是出于自然的,所以不能不让它发泄,给它适当的满足。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诵读《声律启蒙》。《荀子日课》《朱子读书法》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十五卷全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

(0)

相关推荐

  • 荀子价值观

    继孟子之后,荀子在人性论方面改变了自孔子以来将人性分为性.习和自由意志的认识.荀子将习改称为情,同时放弃了人应该有自由意志的讨论.他首先提出人性就是不管君子还是小人都相同的一面. "凡人之性 ...

  • 君子与圣人

    读<荀子>第三十章 <哀公>七.八 (峻岫) (原文)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矣?"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 ...

  • 荀子日课189丨想要成事,就要把困难重重的事做到极致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89讲.欢迎留言交流. 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虚,其难者在于人主之知之也.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多. ...

  • 荀子日课003丨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也是最有前途的人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 ...

  • 荀子日课009丨为自己而学,做一个有有趣灵魂的人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9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

  • 荀子日课010丨人生遇到一个好的导师,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0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 ...

  • 荀子日课011丨做人做事要有师法,避免盲人骑瞎马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1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 ...

  • 荀子日课013丨 看家本领,一招精胜过千招会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3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 ...

  • 荀子日课014丨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人培养成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4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 ...

  • 荀子日课015丨做一个有温度而善良的人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5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 ...

  • 荀子日课016丨礼是一种自我修养,能让你生活得更好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6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