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唐宋词:李煜的“临摹”,“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关推荐
-
吴昌硕的石鼓文真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署名仓石.苍石,别号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等,是"后海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吴昌硕不仅擅长绘画.篆刻,还擅长书法, ...
-
古诗词日历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自从分别,春已过半,眼中之景令人柔肠寸断.台阶下,落梅犹如雪花乱舞,拂去它不知不觉又落满一身. 鸿雁来了,却没捎来一点音讯:路途遥远,归家之梦难以成行.离愁 ...
-
一词丨唐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一天一首古诗词 107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清平乐·别来春半 唐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 文 ...
-
诗词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 唐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 文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 ...
-
爱唐宋词:“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词,用到词牌一百多种,但在这些词牌中,辛弃疾对<鹧鸪天>情有独钟,因为仔细检索,在他的词作里,<鹧鸪天>竟然有六十三首,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还要强.并且在这六 ...
-
爱唐宋词:“林花谢了春红”,李煜的这首词抄袭杜甫的诗了吗?
提到春天,我们最容易想起的意象是青青的树林,竞相开放的红花,对,一定是红花,春天开红花,这很典型,也很有代表性,于是,比我稍老的一代人,就有很多人给自己家的女儿取了名字叫"春红", ...
-
爱唐宋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李清照是喜欢梅花的(谁又能不喜欢呢). 有人统计,李清照现存的诗词中,提到梅花的就有三分之一,但全词句句写梅,又在每句都包含词人自己的,是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 (梅花) 年年雪里,常 ...
-
爱唐宋词:“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李清照18岁结婚,婚前她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婚后过了28年虽不富贵但平顺安定的生活,丈夫死后,是27年颠沛流离.漂泊无依的生活.她的一生,像三段折线. 她最大的人生转折点在她的46岁.46岁那一年, ...
-
爱唐宋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样的少女最迷人
李清照少年成名,在她的少女时期,她已经是闻名全国的才女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父亲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的孙女,这使得少年李清照有机会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使她有机 ...
-
梨花落尽,谁怜幽草?接长亭、连远道,恰如离恨,更行更远还生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罗丹也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发现诗词中 ...
-
爱唐宋词:“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诗词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凝结,因此,读诗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人生.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顺遂的,18岁之前,她在家人的庇佑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8岁到46岁,她和丈夫赵明诚度过了28年夫唱妇随的平顺时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