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唐宋词:“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相关推荐
-
辛弃疾代一女子赋词,风格婉约,道尽相思之苦,成就千古佳作
说起辛弃疾,很多人都读过他的词,也知道他是南宋初期抗金将领,他词风豪迈,与豪放派另一代表人物苏轼合称"苏辛".其实,当我们读过辛弃疾的词作多了,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也有风格婉约的作 ...
-
辛弃疾《鹧鸪天·昨日寒鸦一片愁》名句故事-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从此挑灯看剑白发生!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 <鹧鸪天>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 ...
-
豪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作,一首词写尽了相思苦,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辛弃疾二十一岁从军,一生致力于南宋的抗金事业,他在军事上与文学上皆有建树,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南宋豪放派词中的翘楚之作. 但是与此 ...
-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鹧鸪天"又名& ...
-
爱唐宋词:李煜的“临摹”,“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引子·李煜的生日之夜 公元978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同时也是李煜的生日. 就算是亡国之君,遇到自己的生日,也总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吧,于是李煜唤来了乐妓们,命令他们演乐唱曲,曲中之词,正是他自己 ...
-
爱唐宋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李清照是喜欢梅花的(谁又能不喜欢呢). 有人统计,李清照现存的诗词中,提到梅花的就有三分之一,但全词句句写梅,又在每句都包含词人自己的,是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 (梅花) 年年雪里,常 ...
-
爱唐宋词:“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李清照18岁结婚,婚前她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婚后过了28年虽不富贵但平顺安定的生活,丈夫死后,是27年颠沛流离.漂泊无依的生活.她的一生,像三段折线. 她最大的人生转折点在她的46岁.46岁那一年, ...
-
爱唐宋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样的少女最迷人
李清照少年成名,在她的少女时期,她已经是闻名全国的才女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父亲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的孙女,这使得少年李清照有机会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使她有机 ...
-
爱唐宋词:“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诗词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凝结,因此,读诗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人生.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顺遂的,18岁之前,她在家人的庇佑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8岁到46岁,她和丈夫赵明诚度过了28年夫唱妇随的平顺时光,4 ...
-
爱唐宋词:“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一般认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敦儒,另外一个是辛弃疾. 苏东坡是新词风的开拓者,这当然是肯定的,他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甚至是他开拓了抒情 ...
-
爱唐宋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前半生与丈夫赵明诚过了半辈子穷尽家资的金石收藏生活,也因此,她的后半生几乎是在睹物思人的苦痛中度过的.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 "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