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临摹:乱头粗服,古玺的不修边幅之美

(0)

相关推荐

  • 《一日之迹》赏读

    <说文解字>:"迹,步处也.从辵.亦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人之臂下两腋相须是亦之范式.辵.亦两范式叠加.所留下相当于行或止的印痕线索是迹之范式. 曾子曰:&quo ...

  • “九二翁”还是“九九翁”?齐白石留给我们的一道数学题

    应该说,这位印友看文章是非常认真的,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很可惜,态度认真不一定能找到历史的真相,我虽然从小数学不好,但齐白石留下来的这道数学题我是算得清楚的,今天我就要为齐 ...

  • 师嫠簋铭文,小结11,急读与重文

    这是前面学的一句: 今余唯緟京乃命 最后一个字是命,在命字的右下角有一个二点的符号,这是重文符号,代表这儿有二个命字,第二个命字省略不写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今天增加你的任命" ...

  • 古玺临摹:古玺的章法是古匠人主动追求的结果

    我们分析古玺之美,常常从章法入手,于是就有了两种意见:1.古人有朴素的审美追求,这种美会体现在古玺的章法表现中:2.古匠人在镌刻古玺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古玺中呈现出来的章法之美,是古人无意之中表现 ...

  • 古玺临摹:古玺印式营造疏密的手段

    我们已经强调过,战国古玺的天趣横流,并不是一般爱好者所看到的杂乱无章,就像我们在学习书法时,草书并不是不讲线质,不讲疏密,不讲结构,不讲章法的乱画一通.学习古玺,也不是简单的就是把战国文字从字典里挑出 ...

  • 古玺临摹:古玺的粗犷豪放、自由奔放并不是信手乱刻

    这些年来,各种书法展览越来越多了,而且各种书法展览中篆刻作品的比重越来越重,而篆刻作品中的古玺作品比重也越来越重,这是进步,因为篆刻界终于从秦汉印及元朱文印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中国篆刻界的审美日趋 ...

  • 古玺临摹:古玺白文印中文字与边框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一方古玺印中,边框尤其重要,它至少有这两种作用:1.划定印面边界,确保印章的印章属性,团聚文字,将文字约束为一方印章的内容:2.规整文字秩序,为未加艺术处理的文字提供秩序性,从而增加美感. ...

  • 古玺临摹:古玺印的绘画之美

    元朱文的开创者,元代著名篆刻家赵孟頫有一首题画诗,诗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显然,赵孟頫是想强调:中国绘画应以"写"代" ...

  • 古玺临摹:古玺临摹的学习重点

    本文所介绍的这方印,已经是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21方(总共50方),由于朋友们不断在后台留言,所以需要回头强调一下古玺临摹的学习重点,作业放在后半段. (古玺印实物的样子) 学习古玺,其实与秦汉印临摹 ...

  • 古玺临摹:如何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地域归属

    我们临摹古玺已经接近50方,本文发布我们古玺作业的第47-50方.在临摹古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国别,本文同时也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作业 古玺作业的第47方,是这方三晋小玺&quo ...

  • 古玺临摹:朱文古玺章法设计的两种常规方法

    临摹是为了最终的创作,所以我们要总结所临摹玺印的章法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创作,本文结合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讨论一下四字古玺创作中章法的两种常规方法. 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是这方&quo ...

  • 古玺临摹:掌握古玺的“参差错落”,也可以从“疏密”着手

    古玺临摹的难点之一在章法,因为它不像秦汉印那样,以平整规矩.等分印面为章法基础,我们总说古玺的章法以"参差错落"四字为原则,但究竟如何参差,如何错落?这才是真正的的问题所在,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