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相关推荐
-
建瓴汤 (古方学习)
[日学一方]建瓴汤 组成:生怀山药.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怀地黄.生杭芍.柏子仁. [经典方证] 本方选自汉唐经方<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要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明目胀,心悸 ...
-
『古方新解』两张活血方,临证用不同
导读: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临证有何不同?作者在跟诊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思考.从主治中似乎得到的结论并不理想,以方测证得到桂枝茯苓丸更侧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血不和 ...
-
『古方新解』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组成,功 ...
-
『古方新解』芍药甘草汤证论
芍药甘草汤以腹筋拘挛急迫及一般筋肉组织紧缩作痛为主证. 求真氏曰,以右直腹筋挛急为目的,有此证而腹痛者,或手足挛急不能伸者,均本方所主治也.尾台氏云,治腹中挛急而痛,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 ...
-
『古方新解』竹叶石膏汤治温病痉证
周某,男性,14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于1个月前感冒发烧,引发病毒性脑炎,在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20天.出院时各项体征基本正常,无头晕.咳嗽.咯痰等症:但四肢及头部无规律性震颤抽搐仍未改善 ...
-
『古方新解』浅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可知少阴病,当无热恶寒,而此处却"反发热".这是此汤证之立法准绳."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淋证
读<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见张老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治疗饮证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病.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气.治血,而其治水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里证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而第97条似专为解释96条而设.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