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品牌的“得”与“失”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换车潮的到来,品牌向上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共识。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主流的中国汽车自主企业,都已经或打算推出高端品牌。已经推出或正在推出的品牌包括红旗、WEY、领克、蔚来、理想、小鹏、岚图、智己、Arcfox、CHN等……而且,他们大多数都瞄向了年轻人群,都希望被贴上年轻化的标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分析显示,用户年轻化也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据调查,“互联网原生代”90、00后在消费理念、兴趣、爱好、品牌认知等方面有着独有的特点。他们更喜欢进口车,对豪华品牌也异常关注,对外观内饰的关注度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这对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并不是好消息。

当年轻消费人群成为主力,并且对品牌有了独特的认知和需求。此外,随着中国消费升级, 15万到25万元区间年轻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对中国本土的汽车自主品牌而言,品牌向上是生与死的选择,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然而,几乎没有运营过高端品牌的中国车企,先别说与BBA同台竞技,哪怕是突破大众、丰田们的封锁都将是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品牌,开始在一些局部、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杀出重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一些初步崭露头角的新生品牌进行分析,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也避免掉他们在运营中的一些问题。

领克品牌是吉利集团品牌向上的代表,在中国自主品牌里也算是“当红炸子鸡”。对于此时此刻的吉利而言,领克无疑是其并不亮眼的销售业绩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不得不承认,领克品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能够在如此艰难的车市环境中,在合资品牌的围剿之下逆势上扬,领克在品牌运营方面,一定做对了一些东西。

与此同时,面向年轻人群体的领克,品牌做得足够“夯实”吗?这也未必!

毕竟,品牌并不是你发个口号,自己嗨了就完事的;而是传达出的信息,用户接收并认同,由此信息渗入目标用户心智,才能发挥品牌的功效。

领克一定也有其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值得后来者关注并改进。

一 做对的事

2016年10月20日,那一年吉利汽车蒸蒸日上,寄托着李书福的雄心壮志,领克品牌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并推出了首款车型领克01。

2017年8月6日,领克汽车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在同样的广州车展,领克01时间限量版发售,开启了这个品牌冲击市场之旅。

关于中文品牌名“领克”的涵义,2018年,时任吉利集团CEO安聪慧解释道,“‘领’代表领先和引领,领导潮流的设计和领先行业的实力。‘克’,既是改变,也是突破,通过创新科技与互联思维,连接人、车、世界,持续地改变出行方式,这也是领克品牌愿景”。

字母“LYNK&CO”的涵义,LYNK是品牌自创字,跟LINK形似、音似,代表连接跟领克品牌理念“互联”相通,“&CO”一般美国公司品牌带有此后缀,代表“以及公司或以及伙伴”等涵义。这个后缀,代表着领克的诞生就是要走国际化。

领克在品牌名字上颇具心思。

领克品牌的目标人群,覆盖都市年轻族群,其品牌理念、价值里都强调了互联网。

看起来,吉利创建领克品牌是为了满足都市年轻族群的个性和购物喜好,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并贴上了年轻一代被普遍认可的几个标签——“个性、开放、互联、运动”——作为品牌价值观。

当然了,吉利希望领克是一个面向年轻群体的“高端品牌”。

由官方介绍,领克是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共同打造的高端品牌。“高端”这点上,领克拥有沃尔沃的基因,但事实上沃尔沃尽管希望自己是高端豪华车,但安全才是沃尔沃最核心的品牌价值。

品牌最大价值是占领了用户心智,让他们在选择品类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

领克虽然不是第一个定位高端年轻群体,但却是第一个针对都市年轻群体,品牌与公关先行的品牌。

截至目前,领克也是为数不多的、旗帜鲜明地以都市年轻人为目标人群的汽车品牌,并围绕在此展开综合的品牌运营。

在产品上,领克车型设计极具个性化,并拥有很强的识别度。在产品端,性能也成了领克品牌的一个标签。领克05上市时,搭载了沃尔沃T5发动机和爱信8AT变速箱,主打6秒多破百的概念。

在销售模式上,领克增加了线上销售渠道,并在线下增开了领克中心、领克空间,强调体验,并宣称要重塑互联网时代汽车销售和服务生态。

在其主张的核心品牌价值观中“个性、互联、开放、运动”的调性,领克在“运动”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运动”很符合都市年轻人调性。

2018年10月19日,领克03上市,同时发布了领克汽车运动计划。

2019年4月,领克代表中国汽车品牌参加了WTCR首站赛事;2019年9月领克车队在WTCR宁波站斩获两个冠军;2019年11月,领克车队包揽WTCR澳门站三场赛事冠军;2019年12月,领克车队获得2019 WTCR年度总冠军。

从这个角度而言,领克在运动方面的运营,已经占有了一个“制高点”,但是否对目标受众中足够深入人心呢,也未必。(

原因后面提到)

领克品牌已成立四年,都市年轻人群认可高端领克品牌了吗?

12月,《建约车评》随机在北京街头采访了几名90后都市白领人群,答复惊人的相似,“不认可领克是一个高端品牌,但却是一个年轻人的品牌”。

领克品牌被都市年轻人认可,应该是品牌工作的一大亮点。

以品牌定位的理论,创造一个的品牌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分化一个有前景的新品类。若能做到新品类中占领用户心智的第一品牌,那么就会成就一个有绝对品牌优势的企业,占领绝大部分目标市场。

其次,若是已有品类,一个新品牌能否找到,其他品牌没有占领的市场需求空位,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领克品牌分化出好的的品类了吗?

显然“高端”不是一个很好的分化,这也正是领克用户以及市场并不认可的品牌价值。那么“都市年轻人乘用车”能成为定位品类吗?尽管各家车企都在品牌定调话术中包含年轻化,但仍没有一个品牌能占领这类人群的心智。

能不能把细分人群,分化成一个品类?当然是可以的。

围绕都市年轻人用车品类,领克确实也做了不少努力。

  • 从产品设计方面,结合了轿跑的外形设计;

  • 营销上搭建了互联网时代汽车销售和服务生态;

  • 从品牌活动上也投入WTCR获得年轻群体的关注,并强调运动标签;

  • 从公关上极力塑造都市年轻人用车,包括品牌、产品、赛事、评测等方面强调都市和年轻。

从销量数据来看,领克打造品牌的努力对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领克在都市年轻人乘用车品类上,仍没有形成第一的品牌优势。因为,当都市年轻人想要买车的时候,很难首先想到领克汽车。

尽管领克是最先对都市年轻人品类发起品牌攻势,也收获一定成效。其他竞争品牌,仍然存在巨大机会超越领克。

二、做对了事 阶段性胜利

2020年11月,根据吉利方面的数据,领克在当月实现了22798辆的销量,同比增长达61.33%,2020年1-11月,该品牌的销量为150603辆,同比增长达28.44%。

相对而言,吉利汽车在2020年11月份的销量为150517辆,同比增长5%。2020年1-11月份,销量为1166015辆,同比下降5%。

就中国乘用车的宏观大盘而言,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0年11月份,狭义乘用车的零售量为208.12万辆,同比增长8%,2020年1-11月份,累计销量为1700.16万辆,同比下降8.3%。

由此可见,吉利的销量甚至于没有跑赢大盘,领克在销量增速上,不仅大幅度领先吉利,也大幅领先于大盘。

难能可贵的是,领克05,作为一个颇为小众的Crossover,其6款车型销售指导价为17.58万元-23.58万元,竟然在市场上获得了追捧,月销量已突破4000辆,并在终端的售价保持坚挺。

领克06的推出,将会给这个品牌的销量带来新的势能。

从量和价的角度而言,领克的品牌向上正处于一个正向的轨道之上。

但是,从销量和渠道来看,领克品牌的向上之路仍是长路漫漫。

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对比领克与吉利在不同级别城市的比例,领克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对比吉利有所提升,处在了吉利和沃尔沃的中间,却更多偏向吉利的位置。

这表明,领克品牌相较于吉利品牌在都市群体中,品牌度有一定的向上提升,但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还不尽如人意。

领克品牌尽管整体销量已经达到了2.28万辆,但这是在推出了5个车型的情况下才达成的销量,单车平均销量仅为4560辆,销量最高的领克03也只有每月6000辆。

此外,领克06的推出,意味着这个品牌开始进入到11-13万元的市场区间,是一定程度上的以价换量和无奈的妥协。

这里面也蕴藏着品牌运营中的一些坑。(

后面会“填坑”)

三 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原因一 —— 定位

尽管领克率先在都市年轻人品类持续发力,以“运动”标签加大传播力度。在品牌上做对了一些事,但为何还没有在都市年轻人群体里形成品牌优势呢?

首先是品牌定位上的问题。

分化的这个年轻人乘车品类太过于宽泛,聚焦度不够。此外,“高端”对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定语”。针对都市年轻人群体,运动、个性、科技,是更好的品牌调性和市场细分。

在大众领域,年轻人和高端天然是互斥,绝大多数年轻人的购买力有限。

这是领克05尽管受到了热捧,但销量规模不是太大的重要原因,所以价格区间在11-13万元的领克06来了,在促进销量上是一个明智之举。

但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填坑”提示)

定位与定价的不符合,导致品牌失衡。

高端的定位,低廉的价格,让用户对品牌感受上失衡,感觉混乱,在心智上不知道归类到哪一个位置上。用户对品牌容忍度很低,即便一个小小的诟病,可能会被用户“吐槽”半天。

这确实是让新品牌为难的地方,价格高会失去市场,毕竟新品牌没形成高品牌价值。

针对打造高端品牌,宝马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学习对象,如何在奔驰已经非常强势的情况下杀出重围。

但现实是,领克并不可能在高端品牌杀出重围,在都市年轻人用车品类上,并未占领绝大部分目标用户的心智。品牌不够深入人心。当都市年轻人想要买车的时候,不会联想到第一品牌是领克。

这是品类定位不够聚焦造成的。

领克在产品序列号的命名上也令人崩溃,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领克01、02、03、05、06,几乎没有人知道是什么车型,大小有多大。车型多了之后怎么办?而这些数字命名对消费者加深品牌印象没有联想。比如:欧拉的车型命名可做为一个好的参考——猫。欧拉的定位是以“小、巧、萌”细分都市年轻人代步车市场,而猫的软萌是对“小、巧、萌”是对品牌形象有加深记忆作用的。

定位不够聚焦、命名不够有联想,导致的结果正是人们知道领克品牌,但对产品失去联想,没法深度占领心智。

四 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原因二 —— 信息流通效率

从用户运营上观察,领克品牌跟用户缺乏互动方式和渠道,信息流不通、双方价值观融合不够,也是巨大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品类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外部生存环境日趋复杂,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品牌问题也日趋复杂,如何提高品牌持续生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品牌管理理论逐步演化成品牌生态系统管理趋势下,新生品牌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品牌生态应是年轻活力新陈代谢快,才能快速成长,这才是新生品牌健康发展状态。领克的“新陈代谢”快吗?

一个品牌的生态系统极其复杂,包含了众多利益关系,比如: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经营者、用户、投资人等等;次要相关者,包括竞争对手、政治环境、媒体等等;非要相关利益者,像自然环境等等。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品牌生态的因素越来越广泛。

一个品牌有多方利益关系者的多个“流”来维持其新陈代谢。我们仅从领克品牌的其中直接相关利息者之一——年轻的领克用户,初浅看看其中的信息流通的效率?

信息流通效率高则是促进高代谢的原因之一,双方信息流通顺畅,并且信息高效到达和高效回应,促使双方最快速度达成共识。就跟人的身体一样,通则不痛,血流淤积必然“有病”。

领克品牌通向目标人群的信息通道包括:广告、公关、线上商城包括LAB、CLUB、社交企业自媒体、论坛、线下领克空间和领克中心。

广告、公关属于企业单向信息流通;线上商城包括LAB、CLUB属于半开放双向信息流,半开放意味着品牌方可以通畅传达信息,但用户方却只能有限的在此通道上回传信息;社交自媒体、论坛、线下空间中心属于双向可沟通渠道,只是线下渠道体验和信息沟通门槛比较高。

领克品牌的官方网站包含了经销商加盟入口、产品展示入口、销售入口、品牌展示入口、周边商城入口、再加上一些用户互动设置CLUB和CLAB社区。

基于网站,领克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传递,但用户也可以在CLAB上发表对产品的建议,实现双向沟通。但遗憾的是,领克传达了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用户反馈了产品信息,然而互相却没有任何回应,各说各的,信息交流效率比较低。以社区做品牌营销,在科技圈也有比较好案例,比如:小米的《参与感》、蔚来社区运营等。

CLAB里网友提出的意见,最大显示出70条,但大概不到30%的帖子有1-2评论,领克品牌的人未曾参与任何评论,更谈不上共同探讨热点以及改进问题,这样造成用户自说自话,丧失参与感。CLUB活跃度也较低。

从贴吧内容来看,用户发布以及讨论的产品信息居多;从数据上来看,领克吧会员数74933、领克01吧会员数13203、领克02吧会员数11928、领克03吧会员数39257、领克05吧会员数5856、领克06吧会员数1004(截止2020年12月4日),各个吧活跃度较高。

从领克各个车型从2017年到2020年10月上险量总计来看,贴吧的领克用户占总用户接近三分之一,比例已经相当高。

贴吧活跃度较高,表明年轻的领克用户有强烈的表达和社交需求,这个渠道有利于领克品牌融入年轻人群体,并创造能融合这个群体的社交文化从而成就品牌。但很遗憾的是,领克只是把这些线上窗口用作产品反馈信息窗口。

从领克APP上来看,互动区域可以自由发帖,活跃度比网站上稍高。社区设计比较简单,没有分类,会把社区用户分流到其他社交平台。单一社区,很难形成社区文化,帖子内容分布比较散落,好的内容创作者也无法对社区其他用户建立起强联系,无法成立利益共同体。这样,社区文化机制很难建立,比如: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无法聚合共同利益用户,更难说建立起领克和年轻用户共同价值观等文化融入。

APP上用户活跃度表明,领克建立移动终端社区的方向是正确的,也聚合了一部分领克的年轻用户。通过这个渠道,领克品牌可以跟年轻用户建立起联系,并通过此渠道搜集用户需求,为产品的改进打下好的基础。欠缺的地方仍是,领克跟用户在互动上比较少。

从信息流通效率来看,领克比较关注用户对产品方面的反馈,而忽略了用户价值上包括文化认同、价值融入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领克品牌目前做到的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还没有融入年轻群体的文化中。领克希望为用户传递价值——“不止于车”,但除了车还能为年轻人带来什么呢?引领生活方式、传递文化价值……?都不太可能,因为领克还不懂年轻人。

领克对在自建社区的用户(领克用户群体)互动较少,很难通过社区形成自有文化;用户参与感不好,有可能会流失用户,或不能形成品牌忠诚度。其次,尽管,领克在公关传播上针对年轻人做了立体式渠道传播,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包括:抖音、B站等,花费不菲,但仍然是信息发完了事,对用户的自创和分享内容袖手旁观。

领克和用户的信息流成了单线联系,大家都各说各的,不接受对方信息。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的一些用户运营策略和方法,可为汽车自主品牌企业做参考。未来,如何通过有效信息流占用用户的情感和时间?也可能成为品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结一下:

1、针对新的品类创建领克品牌的策略是正确的。

2、领克对年轻人群体做的品牌公关上的努力是颇具成效的,而且也被都市年轻群体认可。这是领克做的较有成绩的品牌工作。

3、都市年轻人用车品类,领克品牌率先发起攻势,只是还没有在此类品类上打上自己品牌的“烙印”。所以,其他品牌都还有机会去争夺这个品类第一的位置。

4、没有打上“烙印”的原因之一,对品牌与目标群体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比较低。领克只搭建了一个迎合年轻人的社交互动的框架——互联网时代汽车销售和服务生态,而没有用心运营,只有“形”而无“神”。领克只看到用户对产品需求,而并没有融入他们的文化中,更谈不上引领(“领克”的“领”内涵)。这对品牌占领用户心智是极不利的。

结尾

领克品牌在都市年轻人市场已做出实际行动,若能找到更融合都市年轻人价值观的方式,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品类的伟大品牌,并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其他品牌仍然是有这个时间窗口成就自己。

领克品牌能持续生长吗?这得结合战略以及外部环境来分析探讨。(有兴趣可再开一篇讨论)

事实是,领克品牌还没有占领都市年轻人的心智。

新品牌最开始都会在占领用户心智和占领市场,哪个为先而困惑?毕竟品牌占领用户心智需要积累和精细运营,而财务压力会让新品牌快速占领市场。然而,品牌占领用户心智比市场份额更为重要,因为长期来看,占领用户心智的品牌会转化市场。领克品牌还有继续向上的巨大空间。

如何占领呢?可以一起来探讨,毕竟创建品牌的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没有最差,只有不做。

1、分化出聚焦自己核心优势的品类

领克是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的结合。沃尔沃汽车安全性已深入人心,所以在安全汽车品类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极高。吉利汽车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借助收购沃尔沃品牌能达到布局全球提升品牌的目的。

领克的核心优势,继承了沃尔沃的安全性、品质感,同时继承了吉利汽车的开放性和本土化。高端的定位比较抽象,会不会有更好的分化,比如:品质、运动、个性等等。

领克在2018年开启“运动计划”,在“运动”上已经有积累,“运动”或许会成为领克占领都市年轻人心智的细分“标签”。事实上,领克一直都在坚持“运动计划”,从公关上不遗余力在借势WTCR宣传“运动标签”。从公关角度看,在百度新闻上搜索“领克 WTCR”存在26000条新闻;搜索“领克 WTCR 运动”存在25500条新闻,可见WTCR就是为加深“运动”品牌印象而存在。

但需要领克持续专注围绕“运动”标签上发力,引领年轻人运动文化,可以有更广泛的年轻人运动文化的品牌策划,以及运动联想事物的传播策划,而不仅仅只是围绕赛车来诠释“运动文化”。

领克如何能成为满足都市年轻人出行首选品牌呢?让最有相关利益的专业人去想吧……

2、树立自己的“敌人”

找到敌人不仅更清晰自己的定位,在传播上也更容易在用户心智上留痕。比如:理想、蔚来、小鹏的敌人是燃油车品类,他们被统称为造车“新势力”,因为他们要干掉传统燃油车。当树立这一目标开始,他们的品牌价值观就开始向外界自传播。

那么领克的“敌人”是谁呢?目标人群的敌人就是领克的敌人,可能是品质不佳的同价位车型;是设计不够个性的传统品牌汽车等等……

3、找到适合方式攻占目标用户心智

在一个品类里占据用户心智第一的品牌是巨大优势的。如何占据用户心智呢?在互联网信息社会,公关的方式可能会比广告更为合适。若用户已经购买了新品牌的产品,一定要做到信息流通效率高,让既有用户的心智是属于你的。这又回到品牌和用户之间信息流高效的问题上。如何做到与用户快速地互通、互动、了解、融合,是领克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做伟大品牌好的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升级。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国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了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大国。

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自主造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互联网科技与汽车的融合开始洗牌全球汽车市场格局,这给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创造立足于世界的伟大品牌。

(0)

相关推荐

  • 前有经典可口可乐,后有流行元气森林:一瓶饮料,到底还能创新什么?

    饮料品类,如今已经绝对的是一片红海市场. 在一片红海市场中,如何做创新?可能有人会做:在符合无糖.健康的新消费趋势下,在既有品类中创新出一款好产品,品质好点,颜值高点,概念新点. 但如果仅仅从这些维度 ...

  • 【e汽车】从领克斩获WTCR宁波站冠军 看吉利如何引领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

    逆境中的所作所为,无疑最能够体现一家企业战略定力.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8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车市销量为195.8万辆,同比下降6.9%:1-8月,国内汽车总 ...

  • 15分钟,让你轻松掌握制定企业战略的底层逻辑

    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是企业的战略机会 企业是一种社会分工机制,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承担责任分工,企业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社会不需要,企业就不能存在,要基业长青就要保持一直被社会需要,要一直 ...

  • 年轻+运动+赛车!领克天生就有着一股“宇舶”气质!

    说到"宇舶表",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的.因为在制表业,动辄就一两百年历史的情况下,始于1980年的瑞士奢华腕表品牌,只能称得上是"小弟弟"了.宇舶(Hublot) ...

  • 大咖论道,餐饮细分品类该如何做营销?

    红餐网2021-10-11 增量市场,怎么做营销的精准定位分析 随着消费升级,大众需求差异化.碎片化,加之移动互联网和资本的加速,餐饮业迎来了品类细分机遇.细分品类如何抢占用户心智?在营销层面上又该如 ...

  • 策划人必看|最全的品牌定位方法都在这里了

    欧赛斯 品牌超级引擎™ 关注 一.什么是定位 品牌市场定位包括对产品特征.物质利益.情感.个性以及价值观念五个层次的定位. 定位的目的在于将产品转化为品牌,以利于潜在顾客的正确认识,占领消费者心智,定 ...

  • 再不抓住年轻人,生意就没法做了

    内容来源:2021年5月11日~12日,火种定位学会举办的"第三届5.11中国定位日". 分享嘉宾:盘子,火种定位学会创始人.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 ...

  • 恍然大悟!吉利阔手买买买的价值发挥了

    通过强大的资源和技术协同优势,让闭环上各个部分汇聚的力量变得无穷大. 记者|杜余鑫 近日,朋友圈传出了这样一则视频: 视频也说得很明了,那就是领克03将在2019年征战WTCR赛事.回想起上个月领克0 ...

  • 商业的底层逻辑,只有四点,不懂吃亏

    主播:大宝  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6月1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我怎么没想到?>.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商业作家罗伯特·厄普 ...

  • 吉利汽车:8月总销量超11.3万辆 领克品牌同比增长56%

    根据吉利汽车官方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13443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环比增长8%. 截止到2020年1~8月份的数据,吉利汽车总销量为749107辆车.按照全年13 ...

  • 吉利汽车9月销量126365辆 领克品牌再创新高

    10月8日,吉利汽车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数据,总销量为126365辆,SUV和轿车的销量分别是79633辆和43183辆.这是继8月份之后,吉利汽车再次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同比和环比增长都是11%. ...

  • 坚持做汽车圈的“另类”:写在领克品牌五周年之际

    如果五年是一个丈量时间的节点 那领克的第一个五年 可谓精彩纷呈 五年的时光,对于一个新生的汽车品牌而言,交出怎么样的一份成绩单才算"合格"?从零起步,似乎五年的时间不应该抱有太大的 ...

  • 领克02 Hatchback真能吊打高尔夫GTI?只能说中国品牌更懂中国

    最近有两款小钢炮车型关注度颇高,一个是领克02 Hatchback,一个是第八代高尔夫GTI.虽然这两款车型都还没有上市,却早已引来了网友热议,可见国内的消费者对于一款价格不贵又充满乐趣的车型呼声之高 ...

  • 【e汽车】领克03+热血上市 林杰:中国品牌需要一款性能车

    如果说2009年前后,吉利发布全球鹰.英伦及帝豪:奇瑞发布瑞麒和威麟算作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的第一次尝试.那么哈弗.荣威.长安等以旗舰产品向上突破,应该算作第二次尝试.那么,近两年以领克为首的独立高端 ...

  • 售价达80万!领克、WEY的劲敌来了?比亚迪将推高端品牌

    比亚迪官方人员表示将打造一款高端品牌,预计车价区间在50万元-80万元,并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未来该品牌将以"独立品牌.独立团队.独立销售网络"运营. 该品牌旗下的全新车型有望 ...

  • 2019年中盘点:中国自主豪华品牌WEY和领克活的怎么样?

    又是一年年中季,该是盘点上半年车市的时候了.车市寒冬,中国豪华品牌WEY和领克上半年销量分别为46884辆和55,877辆,领克销量超WEY品牌近1万辆,WEY产品大部分车型市场疲软是主要原因,而领克 ...

  • 领克杀入合资品牌腹地

    最近的新车市场上,有两款刚上市的新车随处可见地能看到被热议,一款是一汽-大众揽境,另一款是广汽丰田汉兰达.它们能被用户无休止地讨论,一是大众和丰田的招牌足够响亮,拥有被热议的资本:二是这两款车所处的合 ...

  • WTCR首战告捷 领克03为中国品牌正名

    如果你经常关注F1.勒芒等汽车赛事,你就会发现,各大外国汽车品牌早已经在这些大赛上刷足了存在感.而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级汽车赛事上似乎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状态,难道是因为我们技术实力不足吗? 4月7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