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 一辈子学做编辑——《语文教学之友》创刊40周年感怀
相关推荐
-
【二哥●编辑杂记(24)】我在长沙芙蓉中路三段422号,遥望成都商业街16号
我不是个歌者,但刀郎流行那会,我走在采访或者上下班的路上,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路边店铺的功放机哼唱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且特有感觉.每当哼到"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 ...
-
致“纽约论坛报”编辑
科苏特.马志尼和路易-拿破仑 致"纽约论坛报"编辑 亲爱的先生! 我在9月28日写的那篇文章报道了一些事实,说明科苏特和马志尼的活动真相[注:见本卷第412-415页.--编者注 ...
-
居高声自远,清韵出疏桐——余映潮老师讲座听课侧记
居高声自远,清韵出疏桐 --余映潮老师讲座听课侧记 王海燕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我有幸聆听了语文教育家余映潮老师专为语文报社全体编辑所作的报告<"精致"与" ...
-
学习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名言,是我在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时,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朴实的名言. 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 ...
-
一辈子学做班主任
11月2日下午聆听了常作印老师<一辈子学做班主任>的讲座,上半场常老师主要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一个河南草根教师到北京名师,再到与<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同台做报告. ...
-
王开东:一辈子学做老师
前年国家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基础教育的于漪先生名列其中.于先生当选,实至名归. 中国语文教育界有三老之说,老的语文三老,是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先生.新语文三老,是于漪.钱梦龙和魏书生老 ...
-
经历过生死考验,她决定重回舞台,“一辈子学做演员”
儿童剧,使人年轻. 在中福会儿艺,大家都喊儿童剧演员张晶晶"姐",但究竟大多少,大家也不知道.看到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她,大家完全没有把逝去的岁月和这个古灵精怪的女演员联系上. 张晶晶 ...
-
【语论撷英】1988《本文化和跨文化的教与学方式:语文教学的含意 》
著者 简介 目录 目錄 前言 第一輯 1呂冀平:語文教學在不同文化中的共性和個性--兼談 中國的語文教學 2梁啟昌:外國人學習漢語對中國學生的啟示 第二輯 l楊永泉: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與學的中心問題 ...
-
呼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跟我学系列吹响语文教学改革集结号
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 ...
-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是虚的,我是真的
[人物小传] 于漪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 ...
-
【课后反思】【424】学教语文,学做语文教师——名师培训初语组第三次导师入站听课随感
匆匆忙五月走到了尾声,又到了初中语文学员们与付华导师相约的日子,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早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莫要多言,更无需在意形式. 第一天上午李静老师<走进修辞王国>带领我们一起学习探究 ...
-
我还是要提语文教学要基于“学本”
自从那篇9000多字的<论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力>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后,我越发开始思考这个观点了.这看起来是一个无需论证的观点,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基于"学本".或许我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