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之心、藏象之心和神明之心
相关推荐
-
站桩养生:养生贵乎养神,涵养精神是养生之本
古代中医学家很早就发现,人具有"身"和"心"两个方面,躯体为"形",心理为"神".<黄帝内经>对心身医学现象 ...
-
醫谈“精、气、神”
人身所藏之精,譬如油;人身之气,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油量足则火盛,火盛则亮度大;反之,则油干火熄而光灭. 中国传统医学之所以每每被人诟病,源于解读者和听者都容易陷在有形的层面,一落有形,你就说不过 ...
-
从脑神五志理论辨识耳鸣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施加声刺激或电刺激时,人的耳内或颅内所产生的一种超过一定时程的声音感觉.耳鸣不仅仅是一个临床症状,更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耳鸣发 ...
-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既要养血肉之心,也要养神明之心
原创 杏林编辑部 杏林明师学社 养生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的 观相不如观气 观气不如观心 上一期,我们讲了冠心病的治疗思路(实证)( 点击链接回顾),冠心 ...
-
中医:心-血肉之心、神明之心
2021-5-6摘于 禅瑜伽中心文<今日立夏,扶阳补虚养心神,三个功法,让你一年少生病!>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 ...
-
此篇可堪称中医入门上品!(深入浅出) 一、论心之生理病理 祖国医学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前者是...
一.论心之生理病理 祖国医学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前者是指脑神经而言,后者指心脏而言.心位于"肺下肝上"."形如未开莲花"."心为诸经之主--而 ...
-
胸痹解:一个是血肉之心,一个是神明之心
作者 王蓄之 中医的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血肉之心,一个是神明之心. 其中血肉之心,主持血脉,确保气血在脉管里,能够周而复始的运行.如果血肉之心出了问题,气血运行就会受阻,会出现胸闷.心悸.心痛等等表现 ...
-
刘姥姥的念佛声里,藏着穷人的感恩之心,和巨大的贫富差距
刘姥姥是一个穷苦的乡村老妪,因为年景不好,家中快要揭不开锅了,无奈只好到八竿子才能够着的富亲戚荣国府里打秋风度饥荒.这个乡下老妪到了荣国府之后,却总是不停念佛. 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的缘由,是&quo ...
-
未知之心能疗愈已知之心
事物自身不存在任何美,美是已知的心对未知的心的创造力的惊叹. 你认为美的东西,别人或别的物种并不一定认为美,这说明,美不是事物自身固属的东西.美是一种心的认知倾向,是已知的心对未知的心的创造符合它自己 ...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很深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一句老生常谈了,放之四海皆准.不是世界坏,而是因为人心不古.不要去伤害别人,但要防止别人来伤害你. 遭遇欺骗的时候,可以原谅,但不能遗忘:可 ...
-
以宽容之心面对自己,以豁达之心去面对生活
起伏的人生,总要自己去面对,阴晴圆缺的生命历程,总要亲自去经历,有过苦,有过伤,执着的是信念,不变的是梦想.人生百转千回,错综复杂,挥洒的是汗水,收获的却不一定是甘甜,付出的是真心,回报的却不一定是真 ...
-
鬼谷子智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重用之人,不可至信 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与国间连年征战,用计谋获得胜利,取得最大利益的比比皆是.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反间计,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