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微生物组研究,解密人体第二基因组
相关推荐
-
微生物计划的商业化挑战 :基础研究和监管仍在完善,但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2018年开年,<Science>同日上线了两项微生物与肿瘤相关性研究的文章,两篇文章都揭示了人体肠道微生物对PD-1/PD-L1免疫疗法的影响. 从2015年至今,<Science ...
-
一文揭秘人体病毒组,读懂380万亿病毒
这是<肠道产业>第 738 篇文章 编者按 近年来,基因组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允许研究人员检测存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微生物.人们发现,人体里不仅存在着数量巨大的细菌,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毒 ...
-
古人的粪便化石:现代人肠道微生物种类少了很多
majer @ 2021.05.31 , 12:57 分析来自北美和墨西哥各地的人类粪便化石的基因组后,主要发现之一是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比2000年前时少了很多. 8份可追溯到1000年至2 ...
-
综述 | NAT MED:人类微生物组研究需将菌群区系纳入蓝图
本文由杨家军编译,玛莉.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人类微生物组研究发现:机体与器官中固有的多样化菌群存在密切的依赖关系,且器官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十分必要.为了明确不同人体以及在器官 ...
-
观点 | Nat. Commun:21世纪的人类微生物组学研究
编译:小菌菌,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人体栖息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整个微生物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辅助的功能系统,与宿主的生理发育同步地协同发展.人类微生物组学领域已经从对 ...
-
综述 | Nature medicine:人类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
本文由李红霞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微生物定植于人体,如粘膜和皮肤中,微生物在人体的数量巨大,相当于人体细胞数量,这些微生物中包含大量的基因,远大于人体基因.不同人 ...
-
『珍藏版』Cell观点 | 深刻反思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研究,是时候将微生物组研究拉回正轨了
2020年1月23日,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的Jens Walter在Cell发表观点文章Establishing or Exaggerating Causality for ...
-
温故知新系列:『珍藏版』Cell观点 | 深刻反思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研究,是时候将微生物组研究拉回正...
2020年1月23日,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的Jens Walter在Cell发表观点文章Establishing or Exaggerating Causality for ...
-
【Nature子刊】爱吃素的人有福了!迄今最大规模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揭示饮食、肠道微生物、代谢健康之...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Cathy 导言:诺贝尔奖获得者Joshua Lederberg曾指出的,人体与人体共生微生物构成了超级生物体(superorganism).作为人体最庞大 ...
-
Nature子刊: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下一个前沿在哪?
这是<肠道产业>第 453 篇文章 编者按: 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已经逐渐从对微生物进行物种鉴定分类,过渡到对微生物组影响人类健康的分子机制进行剖析.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组的发展,可以影响人体 ...
-
科研 | Microbiome:亚马逊河微生物组降解雨林有机物的基因组潜力
编译:gu作成熟,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从周围的雨林中吸收了大量的陆地有机质(TeOM).尽管这种TeOM具有典型的抗降解性,但只有一 ...
-
科研 | 中国农科院Front. Microbiol.:薇甘菊的根际微生物组研究为植物适应和入侵提供新见解
编译:逍遥君,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有害的入侵植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土壤微生物组在薇甘菊的入侵过程中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