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渠丨家的传承
相关推荐
-
散文||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蔡来升||河北 母亲节到了,我的思绪又沉浸在对流逝岁月的回忆中.我只想从岁月的长河里掬几朵澄澈的浪花,献给生养我的最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中国标本式的农家妇女.她虽不曾有过惊天动地的 ...
-
【我的父亲】/ 刘展国
我的父亲 刘展国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今天偶闲我无意的翻开了我抽屉里所有的照片,当看到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时,我不由得伤心,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也是他今生唯一的照片.看 ...
-
刘有权:荒诞人生(周末连载2)
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文/刘有权 抗战胜利后不久,父亲便与云南昆明一个叫王昆的老板合伙做起行商生意.据母亲说父亲把祖父的积蓄拿了一部份去入了股,既当股东又兼押运.奔波于云南昆明与四川重庆之间,叙永的 ...
-
签约作者 | 玉井花:故园安在
文:玉井花 / 图:堆糖 每每有人提及"康保"两个字时,都会牵动我的神经,温热的情愫便如一盏茶香悄然漫上心头.那里一个叫"合义庄"的村落里曾有父亲的家,爷爷.奶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琴《张军长和王婆婆的故事》
[阅读悦读·散文]王琴<恋杏坛> 文/王琴 [作者简介]王琴,70后,喜欢自由,喜欢行走,文字也是爱好之一.本学医,曾当老师,现在是一事业单位的小职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张军长是我 ...
-
从单车到小轿车
从单车到小轿车 七十年代初,父亲在远离家十多公里的山区水电站当工程师,爷爷奶奶年老体迈,家里几个姑姑和小叔,还有我们几兄妹,十几口人的大家庭,靠母亲和几个姑姑挣工分,小叔还读书. 父亲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
-
【大荔文学·散文·杨爱萍】我的老父亲
660 我的老父亲 文/杨爱萍 当年报纸上的老照片(中间的是父亲) 我的父亲常说自己是个的苦命的人,生下还没过满月,他的母亲便撒手人寰.当时幸亏慈善的外婆怜惜他,小脚老太太愣是叫饲养室最稳 ...
-
刘伯渠丨老张家的喜事
前天,老同学老张打了个电话,说后天在家里请客,让我和老伴十点钟到他家.接完电话,我就纳闷了,这老张有啥事了要请客,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道道,是呀,老张这几年也没啥大事,父母去世好几年了,培养个孩子在美 ...
-
刘伯渠丨海边观日出
在三亚有一种特别美的享受,就是去海边看日出.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大家一块步行到海边去看日出.清晨,天还未亮,大伙便聚在小区门口,一同向海边出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四,五公里的路程不知不 ...
-
刘伯渠 丨老并快乐着
在三亚国家黄金海岸线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区,它就是海棠湾六和悦城.小区里生活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快乐的老人,他们大都七八十岁,六十来岁的就是小字辈.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海水里钻出,像一个红彤彤的火球,把海 ...
-
刘伯渠丨教师家族、五代百年
(作家四世同堂大家庭) 尊师重教而闻名于世界的民族,伟大的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兼收并蓄的优秀文化,而教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为此唐代韩愈总结说过:" ...
-
刘伯渠丨火红的木棉花
在三亚,有一种高大挺拔的大树叫木棉,別名英雄树.相传多年以前,在五指山下有一座黎族山寨,经常受到外来强盗袭扰,民不聊生,惶惶不可终日.这时有一个叫吉贝的汉子就把寨里的后生组织起来,保卫山寨.在一次战斗 ...
-
刘伯渠丨读父亲的《父亲》
时光荏苒,父亲已去世多年,每每翻开父亲的<落红集>,父亲伏案疾书的影子便会出现在眼前.父亲是一位教师,毕业于天津师院,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曾参与我县县誌的编篡,被评为全国百名语文骨干老 ...
-
刘伯渠丨圆梦
2017年,对于我这个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汉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在这一年里有两件大事,它不仅圆了我的梦,且圆了几辈人的梦. 前些时候,老二儿子告诉我,咱们的光伏电站终于建成,现在 ...
-
刘伯渠丨架子车
说起 架子车,这个对生活在农村的人并不陌生,它曾经是农民的重要劳动工具,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拉过了艰辛,也拉出了幸福,从它的诞生,从无到有,从兴到衰,继而渐斩被时代的车轮淘汰了,从它的发展过程,折射 ...
-
刘伯渠丨麻花,家乡的名片
麻花,全国皆有,而我家乡的麻花,除了它的香,酥,脆外,确还有着非同寻常的标签. 话说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宫中官员及眷属逃往西安,途经陕州,当地官员为设宴招待慈禧太后,命人献上当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