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地名万花筒 5——以车辆命名的街巷

平车巷位于原窑上村,南起南尧西街,是与北尧东街不通的与西面南尧西街一、二巷、北尧巷平行的一条巷。

平车主要用于运送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也可借助集装箱运送其他货物。装有活动墙板的平车也可用来装运矿石、沙土、石渣等散粒货物。平车,从结构上来分,主要有平板式和带活动墙板式两种。

原平车社职工宿舍

1953年,逐步确立了国营运输业的领导地位,榆次市将社会上闲散的运输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的集体所有制的运输单位——车辆运输社,分为平车运输社与马车运输社,当时有职工2900人,马车300余辆,平车500余辆,畜力700头(匹)。

平车巷南口

因这条巷内曾是平车运输合作社及其职工宿舍,故名“平车巷”。(郭恒耀)

(0)

相关推荐

  • 注意!这里“机器人”来了!

    "智能标牌焊接机械臂保障物流跟踪.新数控板坯切割机实现一键式切割操作.磁力垛板机输送链大大提高转库效率--"细说"智能智造"成果,中板厂党委副书记.厂长韦昇底气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10—— 以”园”命名的路巷

    以"园"命名的路巷 --花园路.玉湖路.体育西路.红火路与花园巷. 岭园巷.果园巷.桃园巷 花园路 南起思凤街(最初至榆太路),北至顺城街(原西顺城街). 花园路原是榆次老城西城墙 ...

  • 榆次地名万花筒7——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

    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沛霖与近城 乌金山镇沛霖村,古名,赤坑(方言:赤千).村中真武庙石碑记载:"赤坑者以其土脉微红,象色之赤也",因村庄处在低洼的有红土(俗名烧土)的地方而得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4—— 以榆次旧称命名的街路

    榆次的涂水大街.思凤街.凤栖大街.凤翔街.魏榆路.中都路等街路,都是以榆次古代旧称命名的,这些名称有助于现代人了解榆次历史,用情感的纽带将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能够增强榆次人对榆次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 榆次地名万花筒(3)以汉字形态命名的地名——人字街、工字巷与八缚岭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活生命.它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汉字之美,美在形体.人们根据汉字形态创造了一些地名. 原人字街由&qu ...

  • 榆次地名万花筒(2)以家具部件命名的街巷—抽头巷

    此巷位于榆次老城区,南起小井巷,北至新集街,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巷. 抽屉,榆次方言称"抽头",是桌子.柜子等家具中可以抽拉的盛放东西的部件.原抽头巷,是由小井巷与新集街之间南北走向的 ...

  • 榆次地名万花筒(1)以数字命名的街巷——七二五巷

    这条巷位于榆次城北.原北关地界内,北起安宁街,往南再往东,至东三角巷处的晋中139物质储备库专用铁路线. 因这条巷北端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七二五台家属宿舍区而得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名称几经更改.延安新 ...

  • 榆次地名万花筒 9 ——留恋故土的地名

    留恋故土的地名 --直隶庄.北田与小祁 清代末期,榆次城东北,猫儿岭西南是一片荒凉偏僻之地,只有五六户人家,在土塄下掏窑安家,以杨.柴两姓为主,未形成村落.人们根据姓氏和地形特点命名为"杨家 ...

  • 榆次地名万花筒8——体现直来直去智慧的地名

    <榆次乡村简志(套装上下卷)>是一部客观.全面.真实记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各乡(镇)村历史的地方志书. 本志框架结构由综述.乡(镇)志.村志三个层阶组成.以序开头,应用述.志.记.图.照. ...

  • 榆次地名万花筒6—— 散发着浓浓食物香气的地名

    散发着浓浓食物香气的地名--豆腐庄.红薯园与牛奶巷 北田镇豆腐庄村,原名"南庄立",是因该村位于历史悠久的西墕村西南,也是榆次城南的村庄而得名. 豆腐,它的晶莹犹如白玉一样细腻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