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读《孟子》有感(二)
相关推荐
-
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五经之(四)《孟子》
有个中学校长面试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北师大学生,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你读过四书五经吗?那位学生一愣,然后红脸回答说没有,校长因此没有录取他,因为"不读四书五经而敢教七八九子真是十分大胆啊&qu ...
-
滕文公实践孟子的“迂腐思想”,使弱小的滕国成就文明史上的传奇
在孟子的指点下,滕文公按照周礼,圆满地安葬了他的父亲滕定公,获得了朝堂众臣和广大百姓的高度赞扬.这使得滕文公对孟子更加钦佩,对治理国家更有信心了. 于是,滕文公派人携厚礼把孟子迎到滕国,请教具体的治国 ...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有固定私有财产的人,就会有恒久不变的善心,没有固定私有财产的人就不会有恒久不变的善心.假如没有恒久不变的善心,那么肆意作恶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赏析 这是孟子讲 ...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没有固定的资产与收入却有持久的毅力与决心,惟有读书之人才能做到. 赏 析 这是孟子讲读书之人无恒产而有恒心的一句话. 读书之人自古清贫,虽然没有固定的产业 ...
-
民为贵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人民为第一位,国家社稷其次,君王排在最后. 赏析 这是孟子讲"民为贵"的一句话. 孟子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让人人衣食无忧, ...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孟子》选读20201125
百日成长第三期第10天 尊敬的四部曲APP的各位同仁早上好,今天是11月25日,百日成长计划第十天, 首先有请海平老师与我们一起学习<孟子>. 中华文化润泽心田,各位同仁好,上一节我们学习 ...
-
有业
"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此为民国小学课本里的一篇.自学校毕业,便各自向前,各自修行,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职业生涯.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社会安定之首要:各司其职,各尽所 ...
-
孟子他说-14、姓陈的没一个好东西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发布时间:2021-06-02 中华文化 润泽心田 原文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 译文 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一定财产收入,才会有相对稳 ...
-
要建设“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读陶行知有感(之二)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 ...
-
[转载]用干支易读《阴阳二宅录验》有感
原文地址:用干支易读<阴阳二宅录验>有感 原文作者:易熙钦 微信号:ldaool <阴阳二宅录验>:是嘉庆十八年癸酉(一八一三手定本.一八七四年,沈竹礽与胡伯安,以重金向仲山后 ...
-
二人行||娄山樵子:劝学、读诗有感&金珠:斗转星移
劝学 作者:娄山樵子 文心或可雕龙凤: 哲理还须问圣贤. 多读诗书勤悟道, 氤氲香气自冲天. 读诗有感 作者:娄山樵子 盖地铺天近体诗, 癲狂总在未谙时. 犹将打水悬高处, 得意洋洋不反思. < ...
-
十二花田 || 陈文震 || 读诗有感
十二花田 读诗有感(十八首) 作者 | 陈文震 编辑 | 烟雨红尘 七绝 (一) 李白<越中怀古>读后 忘却卧薪尝胆饥,到头春殿鷓鸪飞. 骄奢自古终衰败,叛道离经不可违. (二) 韦庄& ...
-
读懂《孟子》二十条千古名句,受用一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
-
用干支易读《阴阳二宅录验》有感
微信号:ldaool <阴阳二宅录验>:是嘉庆十八年癸酉(一八一三手定本.一八七四年,沈竹礽与胡伯安,以重金向仲山后人借阅,手抄而归.后予以增注,易名(宅断),载于<沈氏玄空学> ...
-
读懂十二时辰,就懂了我们的一生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