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赵永春: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相关推荐
-
吴启讷丨从“多元多体”到“多元一体”的转型
近代转型,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惯常的认知是,"近代"的一些重要特征出现在15世纪后期的西欧,而西欧近代国家制度于资本主义成熟时期臻于完成.近代转型的标志主要有两个:其一,是 ...
-
成一农: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和“疆域观”
在进行讨论之前,首先需要对"天下观"和"疆域观"进行界定."天下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这种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并不 ...
-
三星堆千问千答(66)•夏书——《禹贡》
问:三星堆是夏王都有什么佐证? 答:文献<禹贡>. 历史文献无法正确解读,考古必定陷入困境,其结果就是,无论发现多少遗迹.遗物都没用,鸿沟无法跨越便难以获取历史真相. 清前学者认为,< ...
-
涂山大会:大禹定鼎九州、分封天下,建立夏王朝之盛会
远古时代,在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有着许多的氏族.部落,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中原地区,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这就是被后世称为的"华夏部落联盟". 起初,华夏部落联盟的 ...
-
厦大教授赵燕菁:土地财政让中国崛起完成了原始积累
文:一方一言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通过对外扩张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点可参考英美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实现资本中积累的,作为经历过战争的国家,中国自然不可能向外扩张,那 ...
-
赵永夫 工笔古代仕女画欣赏
赵永夫1982年生于甘肃临洮,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聘为广东画院的特聘画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出版有<中国古代仕女画法><赵永夫花 ...
-
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讲述神权与皇权之争,皇权为何能胜出?
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名言,如: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皇权对天下的认识,在古代,权力集一身的皇帝,他们的观念注定不能太窄,不然很容易与昏君挂钩,一个明君 ...
-
渡辺信一郎 :中国古代的“天下”、“王权”与“古典国制”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增订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作者: (日) 渡辺信一郎 译者: 徐冲 增订本自序 此次<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 ...
-
三八节特刊一一中国古代女性'四大'中国古...
三八节特刊一一中国古代女性'四大' 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女:王母.女娲.孟母.岳母.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班昭. 中国古代四大帅女: 穆桂英.樊梨花.秦良玉.梁红玉. 中国古代四大 ...
-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饮食观
我们的祖先对饮食卫生非常讲究,并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认识体系.早在夏商时期,就认识到"禽畜瘟,葬席坑,鸟兽亡,下深穴,忌入腹,如食之必恙疾--"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就告诫人 ...
-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集锦
大家从小到大肯定听过不少故事,那大家听过关于中国古代的对联故事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对联故事,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摘抄 第一: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 ...
-
中国古代风俗故事——中国丝绸
中国古代风俗故事——中国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