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辺信一郎 :中国古代的“天下”、“王权”与“古典国制”
相关推荐
-
黄薇薇:谐剧诗人笔下的启蒙
阿里斯托芬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具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随剧情的发展不断膨胀,最终出其不意地爆炸,给剧中人物带来巨大冲击,也给观众带来巨大震撼.与主人公发生冲突的对象,有时是另一个主人公,比如<云> ...
-
书讯|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增订本)》
作者: (日) 渡辺信一郎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徐冲 出版年: 2021-4 定价: 58 装帧: 精装 丛书: 论衡 ISBN: 9787208166578 内容简介 · · · ...
-
咸丰皇帝:一位多重标签的“忧患天子”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共计11年.此期间恰逢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管是历史机遇还是个人经历,咸丰皇帝被称为一位"忧患天子& ...
-
孩提、弱冠、花信、而立...中国古代年龄称谓,道尽了人一生的智慧
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春年华,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老年...... 似乎我们都在羡慕还未到来或者 ...
-
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讲述神权与皇权之争,皇权为何能胜出?
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名言,如: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皇权对天下的认识,在古代,权力集一身的皇帝,他们的观念注定不能太窄,不然很容易与昏君挂钩,一个明君 ...
-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赵永春: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摘要: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下"主要有三义:广义用来指称世界,中义用来指称九州.四海,狭义用来指称王朝国家:"中国"的内涵也主要有三义:广义用来指称九州.四 ...
-
中国古代为何是王权压制神权的异类?5000年前,这场“神宗”战争决定一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3817,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有独特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宗法家族观念特别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另一个是神权不得干预世俗权力.而与此形成对 ...
-
中国古代为何是王权压制神权?5000年前这场“神宗”战争决定一切
编者按: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有独特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宗法家族观念特别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另一个是神权不得干预世俗权力.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古埃及,神权远远大于王权,而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也存在强大的神权 ...
-
中国古代治理智慧②三省六部制:彼此配合 彼此制约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在接下来的八年里,他先平突厥,后挥师南下攻克陈朝,最终统一中国.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然而 ...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中国又称华夏,为什么叫华夏?<春秋左传正义>写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衣物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通过服装这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物品,去 ...
-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得国最正的是哪两位?真正做到了应天合人?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自秦始皇开始,共出现了494位皇帝.而这些皇帝上位的经历也各有不同,有人是通过禅让,有人是发动兵变,还有人则靠阴谋.其中,被人认为得国最正的开国皇帝,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