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六月笔记

(0)

相关推荐

  • 干国祥|《春江花月夜》细读

    自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以来,<春江花月夜>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但与其说是它在唐诗中的地位,不如说是它在我们今天这些诗歌阅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孤篇压全唐 ...

  • 细读会醉 | 周华弛:诗与麦田

    诗与麦田 诗人:周华弛 诗人 不就是往自家田里 拼命种着麦子 待麦子成熟之日 遍分四邻 可它 流淌不出银色的汤水 也咀嚼不出糯口的粒子 四邻弃之 在荒芜的江流大地上 一自孤山 满是诗的陵阙 弃之也有弃 ...

  • 细读会醉 | 周长风:父亲

    父亲 周长风 哪怕 他比我大五十岁 我是他的 第六个儿子 也没用 我们俩越来越像兄弟 争吃争喝还要斗气 我终于长到了十七岁 (对于所有的父亲来说 这真的是个危险的年龄) 那个夏天 我记得很清楚 当着他 ...

  • 细读会醉 | 母爱朝天

    母爱朝天 曹新 远方   远方不仅有青青 谷聚极致风景 丫枝肆意漫出峰顶 犹显怯怯的宁静 隐藏古老皱纹 柔和吧       那是春的轻盈 远方不仅有山峦 镶嵌支支涌泉 只嘲笑废墟的笑脸 端端袅袅不断 ...

  • 学者作家谈聂鲁达:像写情诗那样写政治

    [摘要]我觉得我们自清代以来,在写作上有种嘤嘤病态,跟美洲像向日葵般的创作生态差别巨大.我们写小说会有很多精于算计的东西,人和人之间,在聂鲁达或是在马尔克斯的东西里,你看不到这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 细读会醉 | 高东国:十点以后,树上的蝉还在叫

    十点以后,树上的蝉还在叫(外二首) 高东国 十点以后,树上的蝉还在叫 没有一只耳朵,愿意假装聆听 无风之夜,垃圾桶会借助 路面的震动之力合上盖子. 十点以后,夜钓者的浮漂不易下沉 烧烤摊的孜然撒遍鱼身 ...

  • 细读十首刘长卿诗3

    细读十首刘长卿诗3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 ...

  • 随笔 // 十月笔记

    十月笔记          1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写作的具体性是很难放在一个场域内讨论的.这种想法的产生基于的理由是:越是到了后来,写作的具体性,要求写作者考虑的是由个人认识产生的,对诗在自我支配下的语 ...

  • 随笔 // 一月笔记

      一月笔记     我一直不喜欢为自己的诗写说明.所以每当看到有人不厌其烦.粘粘自喜地在诗后写下一大堆说明性文字,就不免心生疑虑,觉得这是在诋毁读者的智力.我希望每一首诗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的来源,这 ...

  • 随笔 // 十二月笔记

      十二月笔记 回答阿根廷汉学家明雷信中的一段话:中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原因在于,中国当代诗是在文学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对语言与文学关系的具有革命性质的再发现.即,它是在放弃了人们 ...

  • 随笔 // 八月笔记

    八月笔记 我对刚刚写出的<戊戍年六月廿九日大岭古徒步随手记>这首诗还比较满意,原因在于,在平缓的语调中叙述的转换包含了我所理解的历史意味,以及就此呈现出来的对时间与生命关系的理解.在很长一 ...

  • 随笔 // 五月笔记

    五月笔记 怎样才是真诚,以及对什么真诚,或者更进一步说如何才是写作的真诚,不同的人的认识,得到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而我更想谈论的是,对于诗歌写作而言,真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其道德 ...

  • 随笔 // 四月笔记

    四月笔记 四月笔记 我现在不太敢谈论"词之死亡"这样高端的话题.原因在于不管是某些被人指控的"假词"."旧词",还是被人称为用俗用滥了的&q ...

  • 随笔 // 十一月笔记

    胡乱写一通 十一月笔记 在诗歌写作中信任语言是我们面对外界的一般性说法.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自恋性的观点.因为对语言的信任来自于支配语言的能力.如果有人说他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在我看来其真实性是非常可 ...

  • 随笔 // 九月笔记(下)

    胡乱写一通 九月笔记(下) 人们总是急于总结自身时代诗歌写作的成绩,或者急于总结他们自以为很有必要谈论的关于诗歌写作的问题.譬如"地域差异与诗歌的关系"."城市诗歌与文化 ...

  • 随笔 // 九月笔记(中)

    胡乱写一通 九月笔记(中) 我们可以无尽地谈论过去时代的诗歌的伟大.但是这种谈论不能建立在简单地批判现在的意图之上.如果这样,立意就错了.但是现在恰恰有一些人是这么干的,他们总是用过去来批判现在.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