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温病治法解读

(0)

相关推荐

  • 营分为什么要透热转气?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要问为啥写这个.看下边图就知道了.这个同学咨询与我.我简略解答一下还是不太满意.今日在说一下. 说营分就要先明白卫气营血.这个四个层次大概代表疾病轻重缓急程度,营分代表在温病当中比较 ...

  • 儿童高热,热入营血,气血两燔,发斑疹案

    卫气营血辨证,属于温病学派,发展伤寒理论而来的,可以羽翼伤寒,这已经被许多医家推崇,可见不能忽视.但是很多经方派不屑一顾,这就大错特错了. 下边介绍一个病例. 某小女孩5岁,主诉发热两天,开始有汗,现 ...

  • 伤寒不治温病?看看伤寒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痛 ...

  • 【伤寒论 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痛 ...

  • 谁说伤寒不治温病?进来看伤寒温病治法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

  • 【《伤寒论》温病治法】精

    伤寒论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 ...

  • 论温病治法与伤寒治法(纯干货)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来源/穆清中医学堂 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其来久矣.自金代刘完素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始,便揭开了寒.温争鸣的序幕,特 ...

  • 【赵绍琴:论温病治法与伤寒治法】

    论温病治法与伤寒治法 导读:本文作者为中医临床家理论家赵绍琴. 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其来久矣.自金代刘完素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始,便揭开了寒.温争鸣的序幕,特别是当 ...

  • 赵绍琴:论温病治法与伤寒治法 | 一针一药

    导读: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其来久矣.自金代刘完素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始,便揭开了寒.温争鸣的序幕,特别是当温热学派形成以后,这种争鸣就愈加激烈,代代相传,至今未息. ...

  • 清肺排毒汤:以温病治法,驭伤寒经方

    清肺排毒汤:以温病治法,驭伤寒经方 以温病法,驭伤寒方" 李老师,我正是这个意思! 经方当然可以清热解毒,[清肺排毒汤]中的黄芩和射干都来自经方. 但是:"关键区别"在于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内经对于温病的解读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序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