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温病治法】精

(0)

相关推荐

  • 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火)辩证

    病因十四纲辨证(火)辩证 六.火 温之甚为热,热之极为火,三者异名同类,只在程度上有差别.一般以温邪属外感,火气属内因,凡是热性证候都称为热.正因为温.热和火性质一致,治疗大法不外清凉一途,但因轻重. ...

  • 【执业医师】《温病学》必背方歌

    青医说执业医师 · 张林峰老师秒杀词答题公式课程试听 <温病学>是同学们非常容易忽视的一门学科,今天青医君就带大家通过方歌来快速有效的掌握<温病学>的内容! 三画 三仁汤 三仁 ...

  • 【伤寒论 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痛 ...

  • 【《伤寒论》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痛 ...

  • 伤寒不治温病?看看伤寒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  有汗,咽痛 ...

  • 叶天士温病治法解读

    叶天士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是临床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法则. 1"在卫汗之可也" 此处的" ...

  • 耕铭医轩|大道至简,悟在天成:《伤寒论》治法总论朴述

    耕铭医轩|大道至简,悟在天成:<伤寒论>治法总论朴述 <伤寒论>一书之所以冠之以"论"而非"经",盖仲景欲示以钤病之方法大论也.为了方便 ...

  • 【《重排伤寒论》】精

    <重排伤寒论> 太阳病 第一 总论 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传经 2.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3.伤寒二 ...

  • 哮证和喘证病机治法精解

    哮喘是哮证和喘证的统称. 哮证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哮病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喘证是由肺失宣 ...

  • 谁说伤寒不治温病?进来看伤寒温病治法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 : 小阴旦汤+丹皮 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

  • 论温病治法与伤寒治法(纯干货)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来源/穆清中医学堂 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其来久矣.自金代刘完素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始,便揭开了寒.温争鸣的序幕,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