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章:“文学性”之中西别异

(0)

相关推荐

  • 好小说的四大特征

    ​作者:虎尘老师 中国每年各类题材的长中短篇小说的产量持别多,但能够闯入我眼帘的和笔头下的,却是寥若晨星.长中短篇小说,要想从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里和大沙漠中走出来,的确需要指南针导向.这个指南针,就是文 ...

  • 思想家系列——琉善

    琉善(Lucian,约公元125年-公元180年),生于 叙利亚的萨莫萨塔, 罗马帝国时代的 希腊语讽刺作家.是 罗马帝国时代最著名的 无神论者.周作人曾翻译其作品(他照 希腊语发音译为路吉 ...

  • “实”是灵魂,“虚”是翅膀

     咖啡桌上碰出的非虚构话题 我们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突然说起了"非虚构写作".我们常常就是这样,一说起稿子的事就没了上班或下班的界限.从万达广场D座16楼会议室的椭圆桌到附近的必胜客 ...

  • 把你的作品改成非虚构

    我们工作主要的内容就是看作者来稿.行距文化的使命是发现原创作者,所以我们收到的常常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不管作者是大学教授.工程师.学生.法官.律师.农民工.家庭主妇,这都是他们人生中创意萌发,并且花费 ...

  • 赵宪章:学识偏好之中西别异

    在我国古代诗赋史上,少有作品堪比<洛神赋>对图像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自晋代至今连绵不断,成为绘画.书法.戏曲.歌舞.影视等多种图像艺术竞相取意的母题.我们知道,类似的爱情题材及梦 ...

  • 赵宪章:“文学成像”缘自“语中有象”

    "文学成像",即文学生成图像.成为图像,诗意图.小说插图以及现代影像的文学改编等是其最靓丽的风景,引发历代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精彩点评,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但是,如果追问文学成像之可 ...

  • 赵宪章:伟哉!董大

    按:今年5月12号是董健教授两周年忌日 谨以此文寄托弟子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董大"是董健老师的绰号.我不知道这绰号的本义,从未打听过它的本义,也不知道何人所名,只是从我来南 ...

  • 赵宪章:《洛神赋》的音乐结构及其语象的图像化

    在<洛神赋>语图关系研究方面,台湾陈葆真先生堪称最专业的权威学者.在他看来,曹植"<洛神赋>一文之所以特别感人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此文通篇所流露出来的音乐性.&quo ...

  • 赵宪章:文化城堡乌有乡

        怀旧.乡愁等本是文学史上普遍存在的意象,却被当下学人赋予"后现代"的意义.这不禁使我想起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件往事:那是我刚刚主持中文系工作不久,接待多伦多大学来访教授 ...

  • 赵宪章:书写的神性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发现了诗画的不同批评标准,很有见地.其实,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也有不同的品第标准:"神"是中国书的最高.最优品第标准,"逸&quo ...

  • 赵宪章:字像与书像之双重叠影

    "字像"即字形.一字一形.一字一像,不能模糊.不能相混,宜于辨识是其基本原则."书像"即文字书写的笔墨踪迹.不同的书写会有不同的笔墨踪迹,故书像千态万状.千差万 ...

  • 赵宪章:书写何以成为艺术

    将文字分层为"字像与书像"("稷下问学"公众号<赵宪章:字像与书像之双重叠影>),不仅为认识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新视角,也为回应"书写何以成 ...

  • 赵宪章:关于“文学理论创新”——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陈洪教授, 尊敬的南开同仁.同学, 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感谢南开文学院,特别是周志强教授等各位同仁,感谢你们能在防疫任务仍旧紧张的情势下承办这次会议.春节前,我去广州参加了第三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