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小辽水注》考略
相关推荐
-
【赣雩文艺】作者:李伊伊《筱汐》总第761期④2020年第331期④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青玉案 作者:李伊伊(筱汐) 东篱近日黄花闹.卷帘外.斜阳照.断雁声声离塞早.倚窗独伫,消金瑞脑,玉案香烟袅. 无聊又把银筝调.一曲清音指尖绕.犹忆当年琴瑟好.昨宵梦里 ...
-
【涉县文史】马乃廷:今涉县偏城一带历史上也曾属过山西省辽阳县(今左权县)管辖
偏城一带历史上也曾属过山西省辽阳县(今左权县)管辖 我县的偏城地区,解放前,曾长期作为黎城县在涉县的飞地存在.其始作俑者,是金元时期的崇州太守.涉县左副元帅刘震.刘震降元后,投于潞太守任忠,优遇有加, ...
-
《鸭江行部志》路考
王寂辽东行部翌年,即金明昌二年(1191年),又有鸭江之行,因成<鸭江行部志>,与<辽东行部志>联袂成双.鸭江行部所历,乃史载千年古道,即辽.金东京辽阳府--曷苏关,渤海湾出海 ...
-
鞍山市鞍山市沿革
因有山如马鞍得名.洪武年间置鞍山驿堡,后因为铁矿发展为城市.战国时今鞍山市境域属于燕国辽东郡.秦属于辽东郡.西汉属于幽州辽东郡:东汉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三国和西晋属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队县 ...
-
本已定都辽阳,努尔哈赤为何迁都沈阳?
在清朝之前,辽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如今东北第一大城却是沈阳.辽阳和沈阳之所以出现强弱转换,和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有很大关系.努尔哈赤为何要弃大城辽阳,而迁都当时还是小城的沈阳呢? 辽阳,古称襄平 ...
-
以“辽”为名的地方不仅在辽宁,山西也曾经有过,为何现在已消失
辽宁省简称"辽",境内有辽河,也有辽阳等城市,省名"辽宁"也在民国时期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改奉天省而得名,此外在历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
【辽宁省县名志】辽阳市名来源
辽阳市 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东与本溪市接壤,东和东南部与丹东市交界,西和西南部与鞍山市毗连,北和西北部与沈阳市相邻.面积四千七百六十七平方公里.人ロ一百五十九万零一百六十九人,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五点六 ...
-
【辽宁省县名志】辽阳县名来源
辽阳县 辽阳县位于辽宁省中部.东和东南部与本溪.凤城两县接壤,南与岫岩县.鞍山市.海城县毗邻,西和西北隔浑河与辽中.台安两县相望,北依辽阳市和灯塔县.面积三千一百平方公里.人ロ六十七万零六百一十七人. ...
-
《水经注》卷十六谷水、甘水、漆水、浐水、沮水考略
<水经·谷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谷水注>(卷十六)是研究洛阳地域最重要的基础性历史文献之一.本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 ...
-
《水经•甘水注》考略
○甘水 △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 山在河南陆浑县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所为甘掌焉. 鹿蹄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 ...
-
《水经.斤江水注》略考
△斤江水出交阯龙编县,东北至郁林领方县东,注于郁. <地理志>云:迳临尘县至领方县,注于郁. 王成组认为郦注最后五卷分散的支流,构成相当完整的鬱(今简称郁)水与溱水两系,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初稿)--《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卷四十 ○渐江水 A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十)----《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2 江水东迳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本司盐都尉治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九)----《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2 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森蔚,沙渚平静,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嶀山之成功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山,孤峰特上,飞禽罕至.尝有采药者,沿山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八)----《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2 浙江又东迳柴辟南,旧吴楚之战地矣.备侯于此,故谓之辟塞,是以<越绝>称吴故从由拳.辟塞渡会稽,溱山阴是也. 柴辟(亭),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汉书·地理志> 会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七)----《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7 <吴越春秋>云:句践炼冶铜锡之处.采炭于南山,故其间有炭渎.句践臣吴,吴王封句践於越百里之地,东至炭渎是也.县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长湖中.晋车骑将军孔敬康少时,遯世栖迹此山.湖北有三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六)----《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2 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存山侧.孙畅之<述书>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匮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言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远望山的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五)----《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