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学系列 || 当代建筑艺术中的审美病态倾向探析
相关推荐
-
刘旭光:话语的溢出、冲撞、化合与内生——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论纲
摘要 人们对于艺术的品鉴与审美,是由一套话语模式掌握的,或者说是通过一套话语模式进行表达的,话语模式决定着对作品的认知与鉴赏.艺术理论话语的溢出.冲撞与化合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研究的基础 ...
-
“失语”及古文论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及古文论现代转化问题,是近年来文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象文论界的若干热门话题一样,近来又它也有变冷之势.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当代美学及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对这一 ...
-
中国美学从入门到精通,美学社成为美学爱好者学习美学的重要途径
中国美学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基础之上的独特审美关怀,了解中国美学又必须对中国古代思想.艺术.物质文化,思想史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观照和了解. 美学本身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但与哲学有些不同,学习 ...
-
变异学系列 || 影视改编中的病态美学及矫正思路 ——以四大名著新旧版影视改编①为例
本文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第176-180页,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曹顺庆老师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 ...
-
变异学系列 || 《墨子》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变异——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的“失语症”
本文原载<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1期 已获作者和刊物授权,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聂韬,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
-
变异学系列 || 变异学主体性差异对《山海经》英文多译本翻译策略和技巧的影响
本文原刊<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1期 已获作者和刊物授权,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郭恒,现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神话学. ...
-
白先勇小说评介|悲歌《梁父吟》,何时见阳春——白先勇小说《梁父吟》中的“哀时”主题探析
文/王沐雨 (作品:<梁父吟>,白先勇 著,收录于<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昔者蜀相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其寄寓有二:悲士之立身处世之不易: ...
-
【转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
引用本文请注明: 刘屹桥,黄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07):37-43.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值得关注. ...
-
【实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探析
本文大概 6000字 阅读需要 6分钟 号外 来源:中国检察官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探析* 詹 星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摘 要:公民个人信息构成 ...
-
债转股中的股权信托重组机制探析
我国<公司法>并未就"债转股"及"债务重组"做出明确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 ...
-
望闻问切系列第16篇:从中药的气味探析《伤寒论》的用药规律【一点资讯】
@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望闻问切系列文章收录于书籍<深入浅出方解伤寒>,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有 ...
-
经方中生姜的运用规律探析
编辑推荐语 本文从<伤寒杂病论>原文入手,分析含生姜经方主证特点和配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呕家圣药"的理解及其在二陈汤中的重要配伍意义. [摘要]依据<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