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个名叫哈德曼的人,发现和口香糖一起附赠的小玩具卖得不错。他开始大量从日本进口,一起放到口香糖机器里卖。到1952年,Penny King 在美国和加拿大有超过15000台贩卖机,一年卖掉5亿个玩具。同样的玩法也并不少见,只不过名字不同。在游戏行业,它叫氪金抽卡,而在二次元领域,它叫扭蛋和福袋。在金融领域,它可能叫易方达蓝筹精选(大误)……但为什么盲盒的玩法,和潮流玩具结合在一起,就有这么大的威力呢?潮牌的所有营销,都有一个底层逻辑:人为制造稀缺。传统潮牌制造稀缺的方式,往往是限量发售,甚至抽签发售。一款高人气的球鞋即将发售,就有一群球鞋爱好者带着小板凳蹲在鞋店门口,凛冽寒风中排一夜的队。或是黄牛和球鞋爱好者在店门口为了球鞋大打出手。这种制造稀缺的方式,非常经典,但也非常不体面。而盲盒的概率游戏,是新时代的饥饿营销手法。泡泡玛特的盲盒规则是:一个系列的盲盒分为普通款和隐藏款。一个系列也就是一盒里面,会有12款普通款,每一款出现的概率大概在1/12。而每12盒里会安排一个隐藏款,所以抽中的概率大概是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