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崇福寺,门神尉迟恭奉旨修建的五绝大庙

坐北向南的崇福寺,又叫林衙寺,俗称大寺庙,地处朔城区老城的东大街北侧,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崇福寺在绿树蓝天掩映下,红墙碧瓦古朴明丽,殿堂楼阁气势雄浑。山门前,是宽展的柏油马路和新建的崇福广场,尉迟恭祠堂和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分立在广场东西两侧,崇福寺的7000多件宝贝,将在这里珍藏。广场东北角136块石刻,正在无声讲述着朔州城和崇福寺的过往今生。

迈进山门,不见了昔日的杂草野花,顿觉神清气爽。虽然善男信女熙熙攘攘,但声轻步缓,神情肃穆。

崇福寺前后多达五重院落,总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主体建筑山门、天王殿、千佛阁、三宝殿、弥陀殿、观音殿沿中轴线依次展开,是山西现存规模最大、总体建筑布局最完整的金代佛寺。

金刚殿原来是崇福寺的山门,最早是唐朝建的,供奉四大天王。清乾隆年间改建,同时建起现在的山门。说崇福寺最早是唐朝修建,因为它符合唐朝的寺庙风格:前楼后殿或塔。千佛阁后的第三进院落,就是大雄宝殿。

唐朝的崇福寺,就是前三进院落。现在的主殿弥陀殿和观音殿,是金代所建。契丹人占领朔州后,赶走了僧人,变成了林太师衙署。但是,崇福寺了不得啊,林太师住不稳当,“祥光屡现,居入不安”,不得不再改成寺庙,这也就是为什么崇福寺也叫林衙寺的由来。

金熙宗皇纯三年(1143年),开国侯翟昭度扩建崇福寺,建造了第四进院弥陀殿和第五进院观音殿。从此,弥陀殿成了崇福寺的主殿,也奠定了其作为辽金时代规模最大佛寺的历史地位。

弥陀殿是全寺精华所在,堪称“金代最牛”。大殿平面呈长方形,单檐九脊歇山式,通高二十一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前建有宽敞的月台,后与观音殿月台相连。其殿身坐落在高2.5米的台基上,放眼望去,将大殿衬托得更加巍峨壮丽。

崇福寺弥陀殿

旷世奇珍有“五绝”

弥陀殿被誉为“金代五绝”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是它最精彩的地方”。

殿前檐当中,高悬“弥陀殿”竖匾一方,字体秀丽,笔力刚劲。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遗物,也是辽金最大的华册式牌匾,高4.2米,宽2.7米,每个字径0.9米。

弥陀殿内的塑像,分布在长跨四间的大佛坛上,主像跏趺而坐,中为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佛教称为“西方三圣”。

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彩塑都是建殿时作品,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衣饰、面容没有大的变化。

三尊主像都在9米以上。主佛身后的背光屏,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辽金时期最大、最特别、最精致、最完美的一块,高14米。1937年,日本人屠城,有200多人,就是藏在这些佛像后的空隙里,才免于一难。

环顾四壁,皆存金代壁画,约321平方米。10躯高大佛像跏趺而坐,端庄慈祥,画的是佛祖说法图。东西两壁面积最大,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

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姿,变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龙楼宝盘,刀戈剑戟,琴棋书画等千变万化。下左为婆薮仙,神情自若,老态龙钟,下右方为吉祥天,神情安详,持重彬彬。

东尽间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壁门榻上绘16宝观。整个壁画庄重宏伟,图案庄严,画工精细,气势夺人,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间以使用黄、白、蓝、赭等色,着以沥粉贴金,画面气势宏伟,线条有力,是不可多得的金代佛传水陆画卷。

隔扇门窗也是一绝。这些雕琢玲珑古朴的窗棂,镂刻透心图案,有钱纹、雪花纹、菱花纹、莲花纹、椒眼等共15种,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金代雕花棂窗,绝无仅有,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

殿顶上,殿脊上有两个形制相同的琉璃武士,殿外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两个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乃金代原物,高1.5米,近似真人,是我国辽金建筑中最高最大的脊刹琉璃武士,其造型与工艺精湛,色彩艳丽,堪称上乘佳品。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将军居中,神志昂扬。

遗憾的是,檐下风铃都是仿品。据说晚清时,附近县衙县令幼子夜半腹痛,哭闹不已,恰逢崇福寺风铃大作,县令心烦意乱,迁怒于此,次日令衙役尽将风铃摘去,埋入土中,从此下落不明。1987年,弥陀殿落架大修,才补风铃。

观音像前侵略者本性复苏

沿着弥陀殿宽大的月台,向后,就是第五进院观音殿。殿外,一尊香炉前,善男信女燃香把烛,一脸虔诚。

观音殿的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不仅手法简洁而稳固,并有效地扩大了殿堂空间,堪称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

崇福寺观音殿

殿内佛坛长跨三间,上塑三尊菩萨,中为观音,东为文殊,西为普贤,合称“三大士”,为明代塑就。在其脚下,木鱼声声,不急不缓。

观音菩萨真的是以慈悲为怀,祈福、求子都很灵验,四乡八县的人们都这么认为。日本投降后,一队日军兵士曾藏于此,据说祈祷观音保佑的无论官、兵,一律安然抵家。想来,那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在面对观音菩萨时,也禁不住真心忏悔,想抖尽身上的罪恶,让扭曲的心灵回归人性。

进寺焚香,还有个讲究,叫不走回头路。其实,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所以,每一步都很重要。但是,只要做到真正的心无挂碍,就会如慈悲的观音般真正拥有一颗善良心,一颗平常心。

(0)

相关推荐

  • 千年古刹崇福寺的“金代五绝”

    千年古刹崇福寺的“金代五绝”

  • 山西柳林:香严寺

               外出归来,今起继续发晋北游系列博文.           9月21日天阴,黄河边看日出未成,早餐后我们驶离碛口古镇继续在吕梁市辖区内寻访,首先来到柳林县城,在香严寺附近也是高楼林 ...

  • “洋溢”网友看过来

    "洋溢"网友,不过我猜测应该叫您一声前辈,您好! 您昨晚发过来的图片和问题,今天兔子(空辰下的兔子)去查了查资料.也找到了其中一些答案,您仔细对照一下自己的藏品,再结合自己之前的理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 朔州崇福寺

    离开应县,驱车去朔州市区,下高速进市区就大约5点10分了,怕5点半不让游客进入景点,正好是下班时间,一路上红绿灯让人心急火燎,刚刚赶到5点半前到达崇福寺.门票25元,急忙找讲解员.工作人员笑眯眯的说, ...

  • 天下第一挖掘师 秦王慧眼识门神 尉迟恭三救李世民

    诸位看官,昨日小子为大家介绍了一位被李世民处死的功臣侯君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位君主想不背上杀功臣的骂名难呀. 然而这实在是因为这侯君集太作死,贸然加入了李承乾的太子党.这皇帝最恨的就是大臣操心自己 ...

  • 民间贴门神,为何单门贴魏征,双门贴秦琼和尉迟恭

    魏征少年时贫困,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失意却不事谋生,当了道士,以隐藏他的大志.他融会贯通于读书,见天下乱,特别留意纵横家的学说. 隋末投奔瓦岗军,成为该军将领元宝藏的书记,因为文辞优美被李密欣赏,魏征进 ...

  • 水彩画 | 非遗传承——年画门神之秦琼尉迟恭

    没来由地喜欢团扇,感觉在上面画人物比画花鸟.风景更好看.尤其是画年画,其人物形象非常有白描效果,涂上颜色,好有感觉. 而年画中最有名最酷的,大概应该算是门神了,传统年画门神是有讲究的,不能乱画,比如菩 ...

  • 神话中两位门神,尉迟恭和秦琼,是怎么来的?

    关于神话中的门神,有很多版本,其中最主要的版本,就是说门神是尉迟恭和秦琼,大家都知道,尉迟恭和秦琼是唐太宗手下的两员大将,他们怎么就成为了门神呢? 且看看西游记中怎么记载的吧! 当年袁守诚在长安城中帮 ...

  • 大唐初定,后来成了门神的尉迟恭牛叉坏了,...

    大唐初定,后来成了门神的尉迟恭牛叉坏了,喝个酒敢打亲王.唐太宗拉着他手说,自古开国之君尽屠功臣,我不想留恶名,你个傻叉别闹了好不? 尉迟恭既是方面军级统帅有排兵布阵之材,又是一代斗将.刚归唐时,在万军 ...

  • 过年贴的门神,也讲究下岗和换届,秦琼尉迟恭原来只是其中代表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春节张贴在大门上的门神.门神的历史比较悠久,据说在周朝时期便已经有了最早的门神形象.但门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换过好几届.

  • 为何同为门神的尉迟恭凌烟阁排第七,而秦琼排最末呢?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建立众位建国功臣而建造了凌烟阁,令人意外的是后来成为门神的尉迟恭排在第七位,但另外一位门神秦琼却排到了最末位,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历史跟演义的区别. 凌烟阁排名 ...

  • 两大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

    尉迟恭与秦琼本是英雄豪杰.开国勋臣,两人究竟为何会成为门神呢?这要从唐高祖李渊从晋阳起兵(太原起事)说起. 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把自己的姨表兄弟李渊派到山西做事,此时隋朝危在旦夕,农民起义好似山火 ...

  • 贴门神:为何古代的门神只供秦叔宝、尉迟恭?别的大将不能守门吗?

    关于"门神" "五更催驱爆竹起,残腊初雪有门神."说起来门神,想必很多农村的孩子极其的熟悉,小时候可能不知道门上那两个手持大刀的人是谁,等到长大以后才知道,那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