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的行书清雅散淡,隶书遒劲古朴、金石气足,不愧为大学问家
相关推荐
-
于立群的隶书整齐划一,古朴雄浑,有浓郁的金石气和文人气
最近在一次探讨郭沫若的书法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幅隶书作品,让人顿时眼前一亮,这幅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于立群,没曾想她的隶书写到如此工稳有范,颠覆了我们的认识,众所周知,于立群不是别人,而是郭沫若先生的妻子, ...
-
“气质型女博士”尤婕书法非同凡响,行书沉着痛快,隶书有金石气
"她是一位气质型女博士",不少网友看到她的书法作品后都这样称赞道,甚至还有的网友这样称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博士书法,有涵养",被网友们广泛盛赞的这位女士,书法功夫 ...
-
元代鉴书博士柯九思,从师法唐人到追踪魏晋,尽显明代风骨
导语:柯九思,字敬仲,奎章阁鉴书博士,善写竹而闻名于元代,书名为画名所掩,在元代书法史的地位并不显著. 柯九思是元代最负盛名的鉴藏家,一生好文物,富收藏,精鉴赏. 博学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起雅去 ...
-
褚德彝书法“秀雅疏逸”
晚清金石书画名家褚德彝名声甚噪,尤工书法,因索其书法者门限为穿,所以至今颇多伊之书法流布.十馀年参加南北诸拍卖会,几乎每场皆有褚氏书法投拍.有时正因为感觉有这么多,所以想等到碰上最心仪.价格最合适时再 ...
-
晚清何绍基的的颤笔风貌
何绍基从18岁开始致力于科举考试,直到37岁时才中榜湖南解元,本来殿试有希望夺魁,但最终因"语疵"降为二甲第八名.在京十年,尽管政绩不凡,但何绍基始终未得道光皇帝的提拔和重用. 到 ...
-
早期田英章、田蕴章老师的书法作品,有楷书、行书和隶书作品
早期田英章、田蕴章老师的书法作品,有楷书、行书和隶书作品
-
为什么非要把隶书写出金石气?
隶书写出金石气是当下隶书的流行风,究竟是好是坏,让我作如下简单分析 先从隶书之正道说起:隶书以汉隶为宗,尤以东汉成熟的隶书面貌为经典,这一时期的隶书气象正大,庙堂气息扑面而来. 你看 这是乙瑛碑,点画 ...
-
遒劲有金石气:晚清全能画家陆恢作品集萃(70幅)
他是晚清著名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黄宾虹评画中九友"以吴江陆廉夫得名最早,山水学四王,渲染尤能逼真." 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 ...
-
宋代杨无咎行书《梅花诗帖》:笔致劲秀、舒朗散淡!书卷气十足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书法言论,即在学习行.草书之前最好要学好楷书,因为只有将楷书写得扎实了.基本功过硬了,才能在行草书法的道路上免入歧途.走得更远.其实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比如北宋中后期的" ...
-
散淡
"散淡"在孝义话可以读xiuǒdì,有"闲,空闲"的意思. 1.你先回的罢,宰事情等我散淡下来再说罢. 2.这两天太忙,等过两天散淡咾我去给你问问儿. 孝义人常 ...
-
想哪儿说哪儿---心态还散淡吗?
习惯这东西挺怪.原本不喜欢,因为某种原因接触了,觉得还不错,就常常做,逐渐变得不做都不行了,也就成了习惯. 譬如微信.微信方兴未艾之时,我正迷恋博客,还推荐济南朋友也玩,人家就笑话我,说博客早过时了, ...
-
老戏骨王刚的书法不错,楷书险绝,行书洒脱飘逸,隶书整齐划一
还记得<宰相刘罗锅>里的和珅吗?想必王刚老师的出演,可以说将和珅的形象演"活"了,一提到和珅,我们就能够联想到王刚,似乎这一个形象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这位老戏骨,不但演技 ...
-
黄宾虹的篆书对联散淡又古拙,饱含金石气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在中国近现代 ...
-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书法口诀,建议收藏
一.初学书法口诀歌 汉字线条表,结构规律找 方正是原形,奇险求平正 初学要牢记,选帖为开始 字帖千万册,流派只分三 一派钟繇书,风格成古朴 一派右军书,多姿称为秀 一派小王书,清丽如荷出 三派难分右, ...
-
古人绘画的山水闲云散淡,画里有一年四季的变化,还有渔夫牧童
关于山水画更欣赏古人的山水画,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那种闲情逸致可能与山水画的情怀更加符合,山水依旧在不见绘画人,画家还是留下了自己的笔墨精神. 今天分享的是恽寿平先生的仿古山水画册,他的这套山水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