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蛰龙三冬卧”
相关推荐
-
唐宋诗中看襄阳(四)(杜甫《遣兴五首》其一、其二、其五)
杜甫(资料图片) 诸葛亮(资料图片) 1 "诗圣"杜甫,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杜依艺担任巩县令时,举家从襄阳迁到了巩县,因此杜甫是河南巩义人.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
-
《长沙送李十一》唐·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注释尚方: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 赐履:后因以" ...
-
魏晋遗风,人才辈出的魏晋王朝
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以嵇康为首的七位名人,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威.王戎等的合称,他们常常聚集在山阳(今河南修武)的竹林之下,饮酒吟诗,抚琴听松. 他们崇尚老庄 ...
-
姓氏文化探源——杜姓
姓氏文化探源 杜姓 姓氏释义 1.杜梨树,落叶 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堵塞:以-流弊.防微-渐. 姓氏起源 杜本是一种树木的名,也称甘棠,即杜梨,属古代的陕西长安地区生 ...
-
39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我今日夜忧”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注: 遣兴:有所感触,作诗排遣抒发. 诸弟:杜甫有弟颖.观.丰.占,只 ...
-
40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蓬生非无根”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 蓬: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常用来比喻征人游子漂泊不定的行踪. ...
-
41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在洛阳时”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注: 追攀:追随攀援.指与亲戚攀附,同朋友结交,频繁往来的生活. 烟: ...
-
42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下马古战场”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注: 古战场:秦州在古代是汉族与外族经常交战 ...
-
43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高秋登寒山”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注: 马邑州:<新唐书·地理志> ...
-
44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丰年孰云迟”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芝草. 注: 甘泽:及时润物的雨露. 衡门:贫士之家 ...
-
46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者庞德公”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注: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湖北襄阳人,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 ...
-
47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陶潜避俗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注: 陶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回家.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 ...
-
48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贺公雅吴语”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 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 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注: 贺公:贺知章(659-747年),见贺知章部分简介. 雅:古时所谓正.合乎规范的. 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