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下马古战场”
相关推荐
-
G42杜甫五古《病柏》读记
杜甫五古<病柏>读记 (小河西) 病柏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
-
看图识唐诗(597)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西使宜天马,出使西方的使者得到适用的天马, 由来万匹强.自此天马便不断繁衍达万匹以上. 浮云连阵没,浮云般的良马接连在阵上消失, 秋草遍山长.白白使战场上的秋 ...
-
杜诗七律赏(114)杜甫·走笔戏简
杜甫·走笔戏简 江阁要宾许马迎,在夔州寓所邀约宾客承诺以马相迎, 午时起坐自天明.我从天明起一直坐至午时不见踪影. 浮云不负青春色,浮云细雨照常来没辜负青翠春色, 细雨何孤白帝城.它们又怎么会辜负这座 ...
-
看图识唐诗(1026)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一
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一 山晚浮云合,山间傍晚正是你归家的时候, 归时恐路迷.见浮云聚担心你路上会迷失. 涧寒人欲到,涧水寒时村子或已昏黑, 村黑鸟应栖.行人将到鸟儿亦应栖息. 野客茅茨小,农家村人所 ...
-
E18杜甫五古《遣兴三首》读记
杜甫五古组诗<遣兴三首-下马古战场>读记 (小河西) 遣兴三首 其一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 ...
-
E67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这是< ...
-
G30杜甫七古《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读记
杜甫七古<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读记 (小河西)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 ...
-
39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我今日夜忧”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注: 遣兴:有所感触,作诗排遣抒发. 诸弟:杜甫有弟颖.观.丰.占,只 ...
-
40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蓬生非无根”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 蓬: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常用来比喻征人游子漂泊不定的行踪. ...
-
41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在洛阳时”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注: 追攀:追随攀援.指与亲戚攀附,同朋友结交,频繁往来的生活. 烟: ...
-
43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高秋登寒山”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注: 马邑州:<新唐书·地理志> ...
-
44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丰年孰云迟”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芝草. 注: 甘泽:及时润物的雨露. 衡门:贫士之家 ...
-
45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蛰龙三冬卧”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注: 蛰龙:隐藏不出的龙. 贤俊人:才能智慧出众的人. "未 ...
-
46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者庞德公”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注: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湖北襄阳人,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 ...
-
47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陶潜避俗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注: 陶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回家.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 ...
-
48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贺公雅吴语”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 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 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注: 贺公:贺知章(659-747年),见贺知章部分简介. 雅:古时所谓正.合乎规范的. 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