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6因形与化随时与移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二章 五官致昏章 第 ...

  • 尚先早课|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

    本句取自<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

  • 《道德经》读后感(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去此. <道德经> 光彩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再时尚的衣服,搭配颜色超过三种,也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2保民利真情必胜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2保民利真情必胜 题文诗: 凡国有难,君召将曰:社稷之命,即在将军, 今国有难,请子将应.将军受命,祝史太卜, 斋宿三日,后之太庙,占以灵龟,占卜吉日, 以受鼓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1能实民气待敌之虚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1能实民气待敌之虚 题文诗: 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见人,所不见也, 先见之明;独知知人,所不知也,谓之至神, 至神自知,无所不知,神明真情,真情自胜, 自胜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0出其不意隐天地人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20出其不意隐天地人 题文诗: 用兵贵在,谋之不测,形之隐匿.出于不意, 不可设备.谋见则穷,形见则制.善用兵者, 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 无不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9四义十守先修诸己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9四义十守先修诸己 题文诗: 将者必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所谓三隧, 上知天道,下习地形,中察人情.所谓四义, 便不负兵,为不顾身,难不畏死,决不避罪. 所谓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8上下一心将卒同甘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8上下一心将卒同甘 题文诗: 是故君上,视下如子,其民众则,视上如父; 视下如弟,视上如兄.视下如子,必王四海; 视上如父,必正天下.亲下如弟,则民不难, 为君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7扶义自神民义兵强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7扶义自神民义兵强 题文诗: 夫影不为,曲物直也,响亦不为,清音浊也. 观彼所来,各应其胜.扶义而动,推理而行, 掩节断割,因资成功.彼知所出,不知所入; 知吾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5天地人时上将因势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5天地人时上将因势 题文诗: 神莫贵天,势莫便地,动莫急时,用莫利人. 凡此四者,兵之干植.待道后行,可一用也. 任天可迷,任地可束,任时可迫,任人可惑. 仁勇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4虚静因势同心一力

    题文诗:诸有象者,莫不可胜;诸有形者,莫不可应. 故圣真情,藏形于无,游心于虚.风雨可蔽, 而寒暑者,不可开闭,以无形故.能贯金石, 滑淖精微,穷尽至远,放九天上,蟠黄卢下, 唯无形者.无形无象,至无 ...

  •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3胜定后战无为应变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3胜定后战无为应变 题文诗: 权势必形,吏卒专精,选良用才,官得其人, 计定谋决,明于死生,举错得失,莫不振惊. 攻不冲隆,而城拔也,战不接刃,而敌破也, 明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