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杂话 ——谚谣(4)
相关推荐
-
民间杂话梳理 谚谣篇——学习
谚谣和成语一样都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谣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 ...
-
太岁到底是个啥?头上动土能咋地!
老话常说,太岁头上坐,无灾也有祸,就凡事要破土动工之前,对于动工的时间地点方位一定得要在风水先生仔细地察看过后才能决定,如若,动土非良辰吉日或是地点方位不对,轻则招来不幸.重则祸及后代会死人的,其实老 ...
-
民间杂话—谚谣(3)
|民间杂话-谚谣(3) 1.说千道万 ,不如做事一件2.有本事的埋头苦干, 没本事的吹牛许愿3.各人吃饭个人饱, 各人出路个人找4.流了血汗, 能吃上饱饭5.干活不要站, 吃饭不要看:有了金刚钻 ,不 ...
-
民间杂话—— 谚谣(2)
有关行业买卖类的谚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见行,没处藏.这类谚谣,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以下<民间杂话梳理>谚谣篇--行业,献给馆友,请您欣赏. ...
-
民间杂话—— 谚谣(1)
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出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 经过了长期的流传,集中了大众的智慧,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完美和统一,因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 1.煮饭要 ...
-
民间杂话 ——谚谣(5)
| 民间杂话--谚谣(5) 1.走路脚抬高,说话声放低:话要想的说,不要抢的说:东西不要胡搁,闲话不要胡说.2.嘴上安把锁 能把是非躲3.盐多了饭咸 ,话多了人烦:屁多讨人嫌, 话多不值钱:多嘴说话, ...
-
民间杂话 ——谚谣(6)
| 民间杂话--谚谣(6) 教 养娃娃不能惯 惯了出后患娇惯娃娃 自找麻达闲了抱娃娃 忙了放不下奶奶带孙多溺爱 十有九个不成才独生子女人人疼 疼的疼的不成人娘亲爹疼 外人抓住狠拧打下的孝子 疼下的豹子 ...
-
民间杂话 ——谚谣(7)
| 民间杂话--谚谣(7) 训教1.坐吃山会空,坐等永世穷.穷了不能跪的吃,富了不能睡的吃.2.杯杯酒喝光家当,毛毛雨下透衣裳.3.指亲呢靠邻呢,肚子饿得拧绳呢.指亲靠邻,绑在桩上晒人.4.恶人就是黑 ...
-
民间杂话 ——谚谣之境遇
| 民间杂话--谚谣(8)-境遇 1.人走运气马走膘,背时鬼走的黑旮旯:2.曹操倒霉遇蒋干,黄萝卜倒霉做抓饭3.上山山动弹, 骑驴驴叫唤4,人在炕上坐 ,天上降下祸:是福不是祸 ,是祸躲不过.5.猜不 ...
-
民间杂话(9)——谚谣.交往
| 民间杂话(9)--谚谣 .交往 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2.住房挑邻,交友挑人.好邻居高打墙,亲兄弟勤算帐.3.亲戚远来香,邻居高打墙:一天来三趟,狗咬没人挡:十天来一趟,桌子不离炕:三年 ...
-
民间杂话(10)——谚谣 .处世
| 民间杂话(10)--谚谣 .处世 1.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宁交当面叫,不交弯弯绕.2.宁交铁匠木匠,不交闲汉溜光.宁可断手足,不可断朋友.3.宁可不够,不可过头.宁可做过,不可错过.4.宁伸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