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整治篆刻“印病” 2024-05-09 17:14:52 书法馆 点此关注书法馆。我们都是书法播种人。公众号吴昌硕作品一點欠安,全印皆失。改印,當改則改,遇善則止。改過了頭,也會有蛇足之弊。楷書入印而有金石氣,全在於作者採用了魏晉時期高古一路的楷法。精整印,病在匠氣過甚;寫意印,病在妄態過甚。“匠”、“妄”得體並不為病,而病在其過甚。齐白石篆刻印面不重覆古人,也不重覆自我,以虛帶實。治心為上,治技為下。唯學人有自我之見地,出人設想,其作方能以心制技,不落俗套,不囿舊格而顯露出純屬自我的創造才能。一般刻小篆印,皆喜把一些直筆有意拉長。長,固然會產生委婉之趣,然委婉失當也會生造作之病。相反,令某些長筆蓄勢作收縮狀,反而會獲得不尋常的筆短意長的藝術效果。“計白當黑”是章法的極則。然“計白當黑”之真諦,不盡在第一層面上的虛實對比,更妙在深層次上的虛實對比,當然也包含著虛實的相生。陈巨来篆刻作品方筆之用易得其勁;圓筆之用易得其暢。以方筆而拒圓筆,勁過則脆,少柔趣;以圓筆而拒方筆,暢過則滑,少剛趣。方圓能用之入妙,剛柔相濟,勁暢兼有,奇趣乃生。寫意決非隨意,寫意之難,難在寫神。要寫神又當以精心為前提。寫意印的用刀不宜纖弱,而宜潑辣;不宜做作,而宜自然;不宜簡單,而宜簡練;不宜直露,而宜內斂。寫意印要殘蝕印面。配篆是章法的前奏,切不可太疏闊大意。治印者當熟知每一篆字的多種寫法,知其繁簡,曉其方圓,明其長短,察其正欹,擇善而從,則可獲得理想的章法。 冯宝麟篆刻作品用刀是一門奇特的學問,刀太直爽,界限太清晰,往往會失去渾脫感;刀太飄忽,界限模糊,往往又會失去明確性。在印章裡直通上下的線條本來就難以安置,強化它,突出它,無疑是為自己出難題。只有建築在深邃理性思考基礎上的創新,才是經得起檢驗的佳作。用刀講圓,不能拒方;用刀講方,不能拒圓。但方圓並用又當有重輕,主次之分。要之,求勁挺宜以方為主,求醇暢宜以圓為主。論印論刀,一如論畫論書及論筆。要刻好印,應注意寫好字,金文、小篆及繆篆之類。白文印以小篆配篆,是險而又險的一種處理手段。李刚田篆刻作品“率真”的獲得並非出自天成,它的背後正反映了作者嘔心瀝血的推敲,說到底是通過千雕萬鑿的努力,用近似不雕不鑿的面貌出現而已。好的將軍印妙處在於信手錘鑿,疏朗欹正,斑駁殘蝕。漢白文印之妙處每每即在方圓兼用,或外方內圓,或外圓內方,遒勁中見樸茂之藝術魅力。刻鐵線篆印,既要講流暢舒展,又要講雍容堂皇,有前者而失後者,印易墜入機巧;有後者而失前者,印易墜入空蕩。讀印如品詩,要貴在粗讀得趣,細品得韻;粗讀與細嚼都經得起回味。刻巨印,氣格要大,而不單是印的體積大。氣格大,還要有拙的用力,這樣才相得益彰。方介堪篆刻作品在篆刻的藝術裡,刻是篆的繼續與昇華,故而不應以刀代筆,而應筆刀互利,筆刀互見方佳。在處理時,往往用外方內圓,兼及外圓內方的辯証手法。若外方內亦方,必墜於脆薄而喪失韻味;若外圓內亦圓,則又失於滑溜而喪骨,皆不足取也。印文不僅是由線條所組成,同時還是線條與空間的組合體。而欠老成的作者,在處理篆法與章法時,其疏忽的往往不是線條,而是線與線之間的空間。這是每一個治印者所應引起注意的。作為印人,我們不能只注重於刀與石的碰撞,更要強調刀石背後藝術修養的積蓄與昇華。處理章法之疏密當去瑣碎,求集中。大白文印用刀直衝宜有“橫鱗豎勒”感,真力彌漫,放膽驅刀。刀者,印之生命也。治印雖一刀足以為用,然一刀非法也。治一印,刀刀求變,此為炫奇;治一印,識勢運刀,刀筆合一,變化入度,方稱妙製。變化者,以刀論,當刀角、刀刃、刀背兼施,見機而運,勢若羚羊掛角,了無痕跡。變化者,以點論畫,當方圓、逆順、潤燥並用,內涵豐富,手段老而一如信手拈來。刘彦湖篆刻作品治印當練腕力,力強則氣厚,刀如筆運,心手雙暢;治大印尤需腕力,腕力與膽力的結合,則可拒小巧輕靡;治大印有腕力、膽力、心力的相參,則個性易出,個性強烈,解衣滂薄,自有萬千氣象。治大印,悟甌海漁人左右搖櫓,曲中生直之訣。每治大印,以刀為櫓,由曲生直,運刀力求擺動,線條力求拗執,繞折處力求敦實,以期獲一波三折之趣。一印雖小,確應如一篇文章一出戰,有頭有尾,有主有次,有抑有揚。章法欠佳,為印之大失,失為全局之失,非一筆一刀之失。刻印有別於書畫創作之一點,即無論印為朱、白,其邊欄皆為作品之一部份。治印兼及邊欄,方稱是完整的構思。寫意印之要旨:1. 章法忌平求奇,然奇中當寓平和拒怪誕。2. 文字忌板求靈,然靈中當寓莊重拒油滑。3. 印面忌膩求蒼,然蒼中當寓完整拒瑣碎。4. 以全印論,寫意印雖貴在得意,然於大大咧咧中寓孤詣苦心而拒潦草荒率。 请您关注印书房姐妹号“书法馆” 赞 (0) 相关推荐 陈龙海 :徐无闻先生篆刻试读 我的业师徐无闻先生,是学者,是诗人,是书画篆刻的全能艺术家.多重身份的集合,使我们对其篆刻的解读困难重重.何况,先生虽名无闻实已名播海内外,对先生艺术的研究早已不乏其人.如篆刻,印林大家刘江先生.韩天 ... 让汉印重现刀下,黄牧甫篆刻印石集,历代印谱藏黄牧甫印选 黄牧甫(1849-1908),安徽黟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黄士陵篆刻创作对后世篆刻的影响,均可与 ... 大美篆刻之黄牧甫篆刻印文解析,黄牧甫篆刻艺术赏析 黄士陵字牧甫,作穆父,穆甫,晚年别署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游窠主.黄士陵在古文字学及碑刻.玺印学方面的修养在晚清印人中十分超群.其对邓石如.吴让之尤为心折,常常心摹手追.黄士陵在广雅书局以校书为契 ... 篆刻印屏的制作手段及方法,值得收藏! 如果说书法创作中对形式的工艺性制作的作用犹如人的服饰,而篆刻中的印屏设计制作则如供演员表演的舞台. 尽管评委们对篆刻作品的评判在于篆刻本身,但一幅设计制作恰到好处的印屏给人产生美感,使人愉悦,能对 ... 篆刻印模释文大全,你了解多少? 各类印模和释文 齐白石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陈巨来篆刻 下面来看看各类印模和释文 [肖像印 ... 篆刻印模和释文 篆刻印模和释文 齐白石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陈巨来篆刻 [肖像印] [元朱文系列] [汉印 ... 赵之谦丨100余方全新、高清印石图,见证200年来篆刻印坛巅峰之名 原创书画课代表2020-03-21 14:45:16 赵之谦,近代篆刻印坛的顶级大宗师--为后来数百年的治印者开门径无数.立足200年来印坛巅峰! 赵之谦篆刻治印,不像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等人印作数量 ... 吴昌硕丨50余幅全新、高清篆刻印原石图!不愧为西泠印社之首 原创书画课代表2020-05-18 06:37:00 喜欢金石篆刻的各位朋友们,旧见了.在之前的十余篇文章中,课代表以超高清的印原石图.自钤放大原色印蜕等图例,详细介绍了近代篆刻印坛的多位大佬的篆刻作 ... 此人立足200年来篆刻印坛之巅峰,奈何天才的命运注定总是悲剧的 上一回编者说道喜熟金石篆刻之人,无不知晓篆刻大家赵之谦!乃因其变化万千之印石边款,为数百年以来的治印者辟一蹊径,开启无限之可能.近代的吴昌硕.黄牧甫.任颐.赵叔儒.易大厂.齐白石等人都从他这里受惠良多 ... 技巧 · 篆刻印文排列 一.姓名印 以日常所用的印而言,當然是姓名印最多.姓名印的印文排列,大約有三類:一類是右行.一類左行.一類迴文.其中左行一類,因為與我國的文字使用習慣不合,雖偶然有之,但均不以之為法則,所以實際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