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思考27:风药治疗黄斑水肿

读余国俊老师《视物变形半年》一案,病人诊断为“中浆”,眼底镜示:黄斑水肿。症状为视物模糊、变形,余老师用升阳益胃汤治愈。

思考:黄斑水肿,从局部的“象”上看,是一种“郁象”,是一气周流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产生了障碍,留滞下来,“气行则水(血)行,气滞则水(血)停”,于是紧接着这个地方的津液、血液运行也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气、血、水”蕴积于局部,从而形成了黄斑的水肿。由于“气、血、水”的阻挡,下焦肝肾精血无法顺利生发、展放、营养于目窍,于是出现了视物的模糊、变形。

治疗的关键是畅通左路,流通局部郁滞,方中用了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葛根蔓荆子等风药展放气机;泽泻流通水湿;用药紧扣“气”和“水”,以化解局部郁滞,消除黄斑水肿。根据“气、血、水”的密切关系,我们也可以适当加入活血药。

以上是针对局部病象用药,解决左路生发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把它纳入一气周流的整体框架之中,看看右路“三腑”的降浊有无问题,因为升降相因,右路浊气如果能够很好的敛降,就可以从另外一个“点”用力,拉动一气的周流,帮助左路顺利升清。

进一步思考,我认为“窍道病,多实证,重疏通”,脑窍(头脑昏沉、嗜睡健忘)、目窍(视力下降)、鼻窍(鼻窒)、耳窍(耳鸣耳聋)、咽窍(慢性咽炎)等等窍道疾病,都有使用风药流通的机会。

-------------------

左路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吗?与用风药有什么区别?望楼主赐教!

-------------------

-------------------

开方实际上是开“方位”,“方”是可以“聚类”的,风药属于“东方”,皆具有生发、展放、宣达之功,麻黄附子细辛属于风药范畴。
有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暴(急性视神经炎),其实也是利用了本方的左路开达之功,与黄斑水肿案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案的“病象”是相同的。

-------------------

中医理论,永远和临床两条路

-------------------

楼主所说的升降我觉得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对于一些疑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但具体到治病还是要落实到方证。
对于一气周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我觉得所谓的升,似乎偏于六经中的太阳、少阴。
降,偏于六经中的阳明。
升降配合,偏于合病或者少阳、厥阴之类的。
太阴由于对一气周流没有什么研究,所以没找到对应。

-------------------

治疗的关键是畅通左路,流通局部郁滞,方中用了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葛根、蔓荆子等风药展放气机;泽泻流通水湿;用药紧扣“气”和“水”,以化解局部郁滞,消除黄斑水肿。根据“气、血、水”的密切关系,我们也可以适当加入活血药。

那用柴苓汤当归芍药散是否也可以治疗此病呢,小柴胡汤还可以通利三焦,不单单只是左边的道路问题。

(0)

相关推荐

  • 益母草治疗左心衰很霸道

    益母草,说文解字,就是对母性有益处,以前大家可能知道益母草对女性的身体调理是有好处的,能调理月经,能够能祛除宫寒,能够缓解痛经.  但是,益母草运用太局限了.  益母草,性味微寒,活血调经,清热利尿, ...

  • 王某,34岁,东北人,产后不慎受风引起目...

    王某,34岁,东北人,产后不慎受风引起目疼,以致视力逐渐下降已有两年多,病变先从右眼开始:视力从1.3降至0.1,经眼底检查发现眼底水肿,黄斑区呈棕黑色变化,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 ...

  • 临证思考38:关于风药治疗黄褐斑的思考

    原文地址:临证思考38:关于风药治疗黄褐斑的思考作者: 读焦树德前辈<方剂心得十讲>,在谈到防风通圣散时提到一则医案,一位面生色斑,肤色晦暗,颜面虚浮的护士,经焦老治疗很快就恢复了面色光润 ...

  • 临证思考65:胃病治疗一席谈(2)

    以虚为主的胃痛有胃阴虚和脾胃虚寒.胃阴虚这一型在临床上很难治.临床上不害怕湿热中阻,不害怕舌苔厚腻,就害怕舌苔少.好在现在临床上见到的胃阴虚证少一些,舌苔少的病人要比舌苔腻的少的多.胃阴虚需要养阴,但 ...

  • 【国医大师徐景藩运用风药治疗便秘经验】风...

    [国医大师徐景藩运用风药治疗便秘经验]风药以"风"冠名,辛散升浮,如防风.柴胡.羌活.独活.升麻.细辛.葛根等皆属风药,从脏腑辨证可取其祛风宣肺.升发脾阳.疏肝理气之功,从气血辨证 ...

  • 陈老:风药治疗血证,你会用吗?

    疏风法亦可治疗血证 |临床上引起出血的病机有热迫血行.气虚不摄.阳虚不固.瘀血阻络等,临证多以为常,余随陈老门诊时,亦观察到一种邪气内陷所引起的出血,先生投之风药疏散(消风散.愈尔敏汤),多能或效,今 ...

  • 徐景藩教 风药治疗便秘,常获良效。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徐老运用风药治疗便秘,常获良效. 风药以"风"冠名,辛散升浮,如防风.柴胡.羌活.独活.升麻.细辛.葛根等 ...

  • 利用风药治疗面肌痉挛

    张某,女,38 岁.初诊日期: 2010年 10 月 30 日.患者3 个月前出现右眼周肌肉跳动,每于劳累.情绪激动时加重,发则眼周肌肉跳动不止, 难有停歇,后诊断为"特发性面肌痉挛&quo ...

  • 王明杰运用风药治疗内伤发热的经验

    王明杰教授认为玄府闭塞.阳热怫郁是内伤发热重要的病理环节.风药以其独特的开通玄府作用在本病治疗中大有用武之地.临证常选用以风药为主的名方,或在其他类型方剂中灵活配伍风药,可收桴鼓相应之效.文中介绍王老 ...

  • 临证思考64:胃病治疗一席谈(1)

    (按:此乃高建忠老师治疗胃病的经验总结,很有价值.原文比较凌乱,经过我的学习整理,略有改动,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胃痛是一个症状,严格来说应该把胃痛理解为胃脘痛.认为胃痛就是胃疼,这样就会把胃定位成 ...

  • 『色斑』中药方--用风药治疗黄褐斑

    笔者读焦树德前辈<方剂心得十讲>,在谈到防风通圣散时提到一则医案,一位面生色斑,肤色晦暗,颜面虚浮的护士,经焦老治疗很快就恢复了面色光润,观其处方,用到了麻黄.荆芥.薄荷.白附子.白芷等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