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文化】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0)

相关推荐

  • 时间,让他们慢些老吧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

  • 古人过重阳节赏菊,不仅要观菊,还要食菊

    菊花起源于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多达到3000以上品种,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一种传统花卉.而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出现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沿袭至今. 菊花 <易经&g ...

  • 【时令文化】夏日北至,父亲节如约而至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很早以前,古人就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式,确定了夏至. 这一天,是一年之中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 古书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 ...

  • 【时令文化】雨打落花覆草痕,杨柳依依念故人

     锐思花雨                            让每一颗心熠熠生辉 何谓清明?鸟语花香,气清景明. 春意深深,雨打落花覆草痕:陌上青青,杨柳依依念故人.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 ...

  • 时令与节序诗词40首“春夏”篇(南郭居士·郭军)

    时序与节令诗词系列40首 时令节序·春夏篇 (南郭居士·郭军) 春 [七绝二首]立春 郭军 (一) 一夜春归犹梦醒,东风送暖动征辕. 桃园枝嫩萧娘早,打起晨烟惹鸟喧. (二) 春光乍现著轻装,催绿江南 ...

  • 【时令文化】小满未满,人生如是

    <荀子·宥坐篇>记载着一个故事: 当年,孔子曾经带着弟子前往鲁桓公宗庙参观. 发现院中有一个器物,形状十分奇特. 孔子向守庙人请教:这是何物,又有何用. 守庙人说:这是鲁桓公用来警示自己的 ...

  • 【时令文化】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谷雨"的由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文字"的产生密切相关. 据说仓颉造字成功后,上天想要给他丰厚的奖赏:仓颉自 ...

  • 【时令文化】清明丨清明无客不思家

    暮春时节已至,万物生长此时. 草木青青向荣,惠风和畅气清. 今日清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春节.端午 ...

  • 【时令文化】芒种丨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南宋虞似良的这一首诗,融合实景与虚景,为我们勾勒出春天农夫插秧.夏季秧苗挺拔的万物生长之景.恰在此时.6月5日,今日芒种. &quo ...

  •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念》诗三首

    青杉农人 在尘世里,你若有情,四季如春:你若有情,天涯若邻:你若有情,处处花开.情人节,其实是有情人的节日. 念 谁的心思常颠 为谁乱 只叫春也枯了颜 徒剩百花灿烂 这一天 可是从远古承传 当下可是昨 ...

  • 【时令文化】端午丨岁岁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无论南北,华夏大地总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在北方,人们常常会登高赋诗,品尝甜粽:  而南方,击鼓赛龙舟之外,咸粽更受追捧.  无论咸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