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用·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0)

相关推荐

  • 证候病机证据的形成与利用(三)2

    三,证候病机临床证据的特征 红花非花又是花,白马非马又是马,证候病机证据就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有机结合体,因为这种结合的临床表现形式带有个体.变易的特征,因此,病机的逻辑论证-"辨症求 ...

  • 证候病机证据的形成与利用(三)3

    从发展角度来看,形成一个新的病机认知,以新的临床问题为客观基础,需要丰富的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实践积累,而检验新的病机认知,可重复性有多大,需要更漫长的临床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讲,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 ...

  • 证候实验和实践的证据分析(二)2

    证候实验和实践的证据分析(二)2 什么是中药呢?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保持药材自然完整性的前提下所运用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处于理法方药的证据链的终端.遵循辨证论治的逻辑方法,在证候病机性质判断可 ...

  • 证候思维的“是什么”和“为什么”1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之一 概念以学科理论为依据,来自于具体的实践.分析人们的实践,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客体.理论.思维.客体是思维对象,是自然存在的:理论规范思维活动,是先在过去的:思维是能动的,以客 ...

  • 黄开泰:辨症求机各司其属

    ​辨症求机各司其属 四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 经文: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 ...

  • 证候思维的“是什么”和“为什么”4

    现在,"是什么"的掠夺,转向了自然界,大海里.沙漠中.地壳下.森林里,只要能够发财赚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统统拿来为我所用,鲸鱼之大,微生物之小,都难逃我手.经济是多么实在的东西, ...

  • 证候病机证据的形成与利用(三)1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之三 如果从"神龙尝百草"算起,从中华民族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为什么"算起,中医的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的实践也走过了十分漫长 ...

  • 证候病机证据的形成与利用(三)4

    中医病机的同异观,是相对的.辩证的,不仅存在因为时空"气宜"条件不同,病机不同:时空气宜条件相同,病机相同的情况,而且存在时空"气宜"条件相同,不同个体的病机不 ...

  •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6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1 --证候实验和实践的证据分析 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学科逻辑,服从一定的思维规范,都需要一定的证据,没有证据,不能思维,当然也不能形成判断.但证据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

  • 中医复兴从“证”概念正本清源开始1

    一 2008年,党中央的医改方针,明确提出了"中医与西医并重",这对于中医是莫大的振奋和鼓舞.党和国家的这一方针,体现了民生.民意,为中华民族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确立了多一种的学科保 ...

  • 本立道生·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二千多年前,就已经从"象"深入到了"应",获得了自然.客观.真实的生命本质,把握住了天人相应的根本规律--阴阳. 形态医学的西医,至今还停留在" ...

  • 《走进辨证论治》内容简介1

    <走进辨证论治>内容简介1 根据中医临床的基本程序,在以生命为客观的"观其脉证"的基础上,先论述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内容,再阐述以证候病机为目标的论治规范及其具体决策思维 ...

  • 不可标准·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辨证论治,不用理论标准临床,规范临床,尊重病人的生命体验.病与不病的客观根据在病人之苦,什么病的判断则在"观其脉证",求实求是地"知犯何逆"后的病机结论. ...

  • 从文化思维高度认识中医

    党和国家的新医改方针,明确提出"中医与西医并重".怎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落在实处,在中医存亡危机日渐加深的情况下,从文化和思维的高度,理解中医,还中医学独立自主的学科地位,很有现实意 ...

  • 纯中医辨

    纯中医辨 "纯中医"的提出,是想把搞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汇通的,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区别开来.其实,这种区别,毫无意义.不管什么学科,经典的.新兴的,没有理论逻辑的一致性,不可能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