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道生·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相关推荐
-
中医治证不治病
中医治证不治病(黄开泰著) 第一章 证候立学的思考 一.证候的中医发生学意义目录 1.对症治疗的生命体验 2.病机理性的"证" 3.分道扬镳的西医 4.理论与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5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有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其"病"和"证"的关系,是人为地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表达同一就诊 ...
-
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客观基础不同,基本观念不同,逻辑方式不同,价值评判体系不同.正确理解中医.运用中医,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命观.疾病观和 ...
-
中西医结合是伪学科3
经典理论确立的方法论和辨证论治逻辑方法,决定中医在临床的实践中,从不把过去的东西当成现在的标准,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理法方药护的病机逻辑对应原则,落实在就诊病人的具体证候.病机具有生命时空环境关联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振兴中医1
在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精神引导,形态物质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文化把人丢了,活生生的人在文化中消失了,细胞体液.基因蛋白取而代之,中医要走中医正道,先要把活生生的人找回来,回归天人合一的文化道路,把正服 ...
-
中医复兴从“证”概念正本清源开始1
一 2008年,党中央的医改方针,明确提出了"中医与西医并重",这对于中医是莫大的振奋和鼓舞.党和国家的这一方针,体现了民生.民意,为中华民族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确立了多一种的学科保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2
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及其生存关系,有许多内容是不确定的.体质性格不确定,文化教育不确定,自然寒热燥湿的早晚微盛不确定,人生观念.生活状况和情感经历不确定,--.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活生生的人,面对受自然环境. ...
-
从文化思维高度认识中医
党和国家的新医改方针,明确提出"中医与西医并重".怎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落在实处,在中医存亡危机日渐加深的情况下,从文化和思维的高度,理解中医,还中医学独立自主的学科地位,很有现实意 ...
-
立学以人·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人是观念化了的人,观念是文化精神熏陶形成的,反过来,文化之术是人发明创造的,是人实际运用的.文化之术怎么用,用来干什么,反映文化精神的善恶,反映人的观念的善恶. 只讲文化不讲人,要文化之术不以人为本 ...
-
人立之本·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认识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没有认识,就没有文化.认识,有感知性的现象认识,有本质化的真理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是具有某种动力学目的的人类思维的认识路线. 活生生的人是现实客观的生命体,用哲学 ...
-
治未病(完结篇)·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的文化之道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之道,中医的理论路线是把人当人.天人相应的生命路线.中医的进步是活生生的人的临床医疗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是辨证论治临床实践的病机理论的发展. 数十年来,物理法则 ...
-
营养生命·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物也是有联系的,在地球没有生命之前,在没有生命的宇宙太空,物的联系.动态变化一直都存在.有了生命,物的联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物的化生.转化.动态平衡有了生命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地球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
藏脏之别·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西医的问题,说到底是文化的问题,与理性化了的人的本能之欲密切相关. 本能之欲有善恶,恶在物在利,善在命在爱.恶之欲理性化,以物为本,看得见.摸得着,形态为医学的客观基础.善之欲理性化,生命为本,立 ...
-
尸体无病·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理性,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作用.大抵有两个基本类别:文化之术的理性与文化精神的理性.文化之术的理性在现世之用,文化精神的理性在主导"术"的发展,掌控"术&qu ...
-
五藏中心·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之外,象不可胜数,有人自身反应出来之象,有外在于人的天文.地理.气候变化之象.物象.气象.星象,面相.形象.精神面貌,可以看见,可以摸着的,皆属于象.活生生的人感应之,各从其类,有五藏的不同:反 ...
-
阴阳应象·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西方文化有数千年的信仰,但在这数千年中,有长达二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还常常因为观念.利益发生战争,进入工业化,热兵器.种族灭绝.世界大战等恃强凌弱的大恶之事更是层出不穷,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
-
生命之象·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思考生命.思考自然,是中华民族的本能习惯.<周易·系辞下>:"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意,以类万物之情.&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