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一、名、字、号

1、: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谓避讳,直呼其名是对这个人的不尊重。

2、:即平时称呼。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平时见面只呼其为“孟德”、“玄德”,而不叫其曹操,刘备,就是避讳,表示尊重。现代人很少用字。

3、: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旧谱中的号一般是年长者或有一定功名的人出于一种成就感,或出于某种因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所以不能把几岁孩子的小名称为号,那是对号的一种误解。

说明: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今修谱时,如族内形成共识按字辈定新录入成员的谱名,拟将原名书为“一名××”或“字××”。同时,不能把旧谱中的名随意去掉,也不能把旧谱中名、字随意调换。如有曾用名,可用“又名××”加以弥补。

二、配、娶、继配、聘

4、:宗谱中是对配偶去世的一种用词。

: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配即元配。即对方为未婚,也称处子,书“配某地某姓某公女”。

5、: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6、继配: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后任妻子结婚。再配为处子则书“继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为醮妇则书“续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7、:聘指男子定亲,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但未完婚。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记载。

说明:在配和娶两字并用于一宗谱时,配和娶用词含义是有区别的,一字之差,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要随便把旧谱的配改为娶,个别宗谱只写娶而不写配,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另外,现在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结婚为准,年近五十未结婚者,可写“未娶”。

三、适、字、未字、待字

8、:该女子已出嫁结婚书“适”。

9、:旧时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该女子已定亲尚未出嫁曰“字”,与男方的聘相对应。

10、未字:该女子尚未定亲曰“未字”。

11、待字:该女子已介绍对象,但尚未举行定亲仪式曰待字。因称女子待嫁为“待字”。

说明:宗谱中“适”为女子结婚的专用词,因此现在修谱,不要惟恐别人看不懂。就把适改成嫁,这就与历次修谱用词不一致,而且失去了“谱味”,故女儿出嫁仍写“适”为宜。

四、出赘、入赘、招赘、孀赘

12、出赘:指本姓男子招女婿出去,宗谱中书“出赘某地某姓”。

13、入赘:指外姓男子招女婿进来

14、招赘:旧谱世系表均以男子为主体,本姓女子招女婿都以女婿挂线,故表述为“××赘婿,本姓×”。现时修谱,招女婿多数以本姓女子挂线,这里主语变成了女性,故应用“招赘”,也可用“赘”或“招”。

15、孀赘:孀赘即丈夫死后,妻子再找一个男人上门,俗称“黄泥畔”。

说明:认定是否招赘不是以女方住在娘家为准,而应以所生子女姓母姓为准;孀赘情况目前时而可见,但是我们在修谱时注意,入谱均以正式婚姻为准,如果找个老来伴,但未领结婚证,还是不录为好。

五、出继、继子、出嗣、入嗣、承祧、兼祧

16、出继:指本姓男子过继给外姓做继子,并改为外姓。此种情况,在世表中仍需要挂线,并注明出生年月,出继何地何姓,方便后人明了本源。

17、继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领养,并由外姓改为本姓。

18、出嗣:本宗族由多子方承嗣无子方。

19、入嗣:本宗族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俗称顶嗣。

20、承祧:在家谱中将某甲之子给某乙一人当儿子,不再给甲当儿子。这种完全带子的关系叫承祧。

21、兼祧:兼祧是以独子兼承叔(或伯)两房宗祀的特殊继承方式,又称“一子两后”或“两房共一子”。清乾隆朝起规定兼祧子可在两房各配一妻,二妻间非妻妾关系,而是妯娌关系。

22、除名:本宗族之人,违背伦理重大事件,以及违反严重的国家法律,量刑量罚。此犯事本人予以除名。或不予收录宗谱内编册。

说明:旧时对继子入谱都有严格规定,一般都要得到宗族同意,并要交一定的田产或财产给本姓宗祠,有的把继子编入另谱。现在修谱,继子和亲生子都一视同仁,不再编入另谱,但为了区别亲生还是领养,仍写“继子”为宜。嗣即继承。旧时承嗣都有严格规定,一是必须得到宗族同意,二是在辈份上必须一致,三是亲疏上应该由近及远。承嗣的目的,主要是延续香火,同时也继承财产,故世表一般在入嗣方详述,在出嗣方略述。

六、殇、夭、卒、年、享、寿

23、:7岁及其以前身亡书“早殇”。

24、:8岁至15岁未成年而身亡称“早夭”。

25、:50岁以下去世,书“卒于某时,年若干岁”。

26、:51岁至59岁去世,书“卒于某时,享年若干岁”

27、寿:60岁及以上去世,书“卒于某时,享寿若干岁”。

说明:古代对不同年龄人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宜慎用。另据本宗古谱,作古之人书“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世之人书“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 。

(0)

相关推荐

  • 苗氏家谱)(171-184)

    本次家谱编修,在家谱遗失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一次编修.得到全族亲人热情关注,经过百年来的历史变化,普查家族成员的个人自然状况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在谱书中记载,成为历史的悬案和遗憾,以下几个 ...

  • 来看看山阴湖南金氏宗谱重修凡例,现如今修家谱的规定是怎样的?

    重梓凡例 ▪ 本谱参考:天台刘金氏宗谱.五居长林刘金氏宗谱.二居中山刘金氏宗谱.三溪刘金氏宗谱.山阴贤庄刘金氏宗谱.山阴湖塘金氏宗谱.金南洲祭谱.湖南金氏族谱等. ▪ 入谱范围:彻底破除封建宗族礼教观 ...

  • 迁许村以儒为一世至二十世总表(一)(转载)

    迁许村以儒为一世至二十世总表(一)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儒因不义朱梁,奉父仲元公,自雍州入江南,隐居歙之黄墩, 终身不仕.子四.知柔(本仲亨公孙贤公之子,儒公初艰嗣,因抚而子之.字纯济,南唐吏部尚书,自 ...

  • 【修谱知识】家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一.名.字.号 1.名:族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谓避讳,直呼其名是对这个人的不尊重. ...

  • 【谱牒文化】江右《八修文氏统谱》义例——文氏修谱必看这些凡例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邦伯门(官厅) 敦本堂世系表(转载)

    邦伯门(官厅) 敦本堂世系表(十二)逸庵祠荫禧公二房三十四世三十五世三十六世三十七世三十八世三十九世荫禧成基成运(见小传)志堂(见小传)长安(见小传)家麟(配程氏俱早殇,继家修长子为嗣)本继家家修本继 ...

  • 陈家“元文房”

    陈家镬底塘附近,居住的多是元文房后代.这个房族枝繁叶茂,发得很大,诸多残剩的老台门,见证了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近日,笔者在族曾祖陈克渺的指引下,参观了这里的古老建筑,看得眼花缭乱,走得晕头转向. 陈氏 ...

  • 郡伯门世系(转载)

    郡伯门(闸屋厅)世系表一二十世二十一世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许啟都福 (邦伯门)泽同德宏 (1408--1453)泽同公长子,字道显.生永乐戊子三月十六日申时,殁景泰癸酉十月初一日戊时,配汪 ...

  • 修谱不是随便修:家谱、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一.名.字.号: 1.名: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谓避讳,直呼其名是对这个人的不尊重 ...

  • 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家之无谱,犹国之无史"."有族无谱.其族不大,有谱不修.其族不久"这些古话,都是表达了修家谱的重要性.家族宗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 ...

  • UC头条:宗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家之无谱,犹国之无史"."有族无谱.其族不大,有谱不修.其族不久"这些古话,都是表达了修家谱的重要性.家族宗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 ...

  • 【张氏】如何看懂家谱编修中的的用字规则是张氏文化传承的关键

    77777777 家谱编修的用字规则 一.名.字.号 1.名: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 ...

  • 家谱编修的文字使用规则

    族谱又称家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是一种特殊的 ...

  • 家谱编修委员会,应该给酬劳吗?

    家谱自古以来就有着"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说,对于家族来说,每到这个时间节点,家族都需要成立家谱编修委员会,委员会不仅要全权负责本次家谱编修事宜,还有背负整个家族的责任. ...

  • 家谱编修 | 主编如何开展工作

    家谱编修十分严肃和繁杂,不仅要求资料要有完整性,对于人员,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协调.合作的要求.因此当族人想要编修家谱时,想要找一些人共同为了编修家谱而努力,却很难得到回应. 一般来说,修谱都是要有家族 ...

  • 家谱编修之一般家谱的编修方法之与修谱相关内容的编修之(六)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王大良的作品 谱例 谱例,在传统说法中也称凡例.条例.规条.例言等,即家谱的编修原则.从近年所编家谱的情况看,其中所强调的修谱宗旨仍不外乎&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