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臭妮子的虫子竟然有人吃?原来,它的营养价值与鹿茸相当

在全国的许多地区,每到夏天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么一种虫子:这种虫子体型呈椭圆形,状如水龟,身体长1.7~2.2厘米,宽约1~1.2厘米,身体的上面呈紫黑色,并带有铜色光泽,腹部称灰白色,其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

这种虫子的头非常小,略呈三角形;有一对复眼看上去比较突出,复眼呈卵圆形,位于茎基部的两侧;另有单眼1对,呈橙黄色。

这种虫子的喙较短,喙上长有触角6节,第1节呈圆筒形,看上去比较粗壮,其余4节较细长而且较扁,触角的第2节长于第3节。

这种虫子的前胸背板呈前狭后阔状,前缘较凹进,后缘略显拱出,中部比较横直,侧角看起来比较显著;表面上密布比较细的刻点,并杂有黑色皱纹,身体前方两侧各长有一片相当大的眉形区,看上去色泽比较幽暗,仅眉形区的中部具有小刻点。

这种虫子长有翅膀2对,前翅为半鞘翅,呈棕红色,非常善于飞翔。其腹部的侧面长有足3对,后足明显比前两足长,足上均有跗节3节。

这种虫子的后胸腹板近前缘区内生有2个臭孔,从这个臭孔内能够排放出臭气,一旦遇到天敌,就会放出臭气。

这种虫子属于一种植物害虫,经常在南瓜、冬瓜、西瓜、丝瓜、水瓜等瓜类植物的叶芽和叶柄上出现,并用它们的喙吸取瓜类植物的汁液。

这种虫子在我们这里被称为臭妮子。

昨天晚上,我在某视频平台上刷视频时居然刷到了一个介绍这种虫子的视频,视频中称,臭妮子又名臭板虫、屁巴虫、打屁虫等,其学名为九香虫,被李时珍称为“圣虫”。

《本草新编》中称:

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

《本草纲目》中称:

九香虫咸温无毒,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民间俚语称:有钱人服鹿茸,没钱人吃九香虫。

据现代研究发现:九香虫的体内含有一种九香虫油,该油中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蛋白质、甲壳质等。其保健价值与鹿茸基本相当,可当保健品食用。

视频中继续介绍道:夏天来了,九香虫已经越来越多,在许多地区的夜市上都有大量的食客在吃九香虫。九香虫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的美味佳肴,吃起来不但很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滋补功能,因此,深受食客们的欢迎。

听视频介绍到这里,我的心里有一种想作呕的感觉。在我看来,这种虫子看起来很恶心,是不能够食用的。因此,即便有人免费请我品尝,我也是不会去吃九香虫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呢?大家都可以聊一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