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家赵宦光,以草书笔法融入篆书书写中,开“草篆”之先河
相关推荐
-
百体书法—草篆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百体书法-草篆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郭 谦 草篆,篆书书体的一种.春秋战国时代通行篆书还没有字体的专名,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已形成工整和草率两种字体.相对于篆书的草体写法--草篆,是在手写 ...
-
赵宧光草篆得名的缘由,既不是隶意,也不是飞白,真正属性是草意
赵宧光一生钟爱篆书,其篆书独具面貌,既不同于历史的书风,也有别于时代面目,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被称之为"草篆". "草篆"的最大特点是以"草法" ...
-
朱中原:正书之美,是端严恢弘大气之美!
"正书"之变 ■朱中原 书体之别,大类有二:一为正书体,一为行草体.正体者,篆.隶.楷三体是也.行草者,正书之变体是也.正书体是行草体的基础.先有正书体,次有行草体.没有正书体,即 ...
-
清代篆书大家作品赏析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篆书发展到清代又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 ...
-
适合临床医生的疾病编码教程之:把编码思维融入病历书写中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临床医生学编码绝对不是为了编码,就好像编码员学习临床知识绝对不是为了给人看病一样. 在DRG推行过程中,编码的准确与否关乎改革成败,而准确的编码并不是编码员单方面可以实现的.一个完 ...
-
明代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赏析:清劲秀雅,古淡潇洒
草书<纪游诗册> 附: 姜逢元 乙亥(1635年作)草书 <唐人诗>手卷
-
明代书家祝允明,临帖与原作相对照,看看大师怎么临帖的
书法在线课堂2018-09-24 06:01:59 明代书家祝允明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享年67岁.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故号枝山.枝指生,又号 ...
-
一个巴西人写的草书, 笔法通神、不输晋唐, 让当代人羞愧汗颜!
当代书法与古人的书法相比,技法的丰富程度以及学习书法的人数和学习书法的资源,并且在书法这一产业当中所创造的价值,是古人无法比拟的. 但整体的书法水平不如古人,主要是缺乏了书法的根基,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基 ...
-
明代文人-张凤翼晚年草书精品《兰亭序》
(2021-05-19 12:47:13) 转载▼标签: 书法艺术文化图片绘画分类: 古今名家经典书法作品 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虚,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弟燕翼.献 ...
-
明代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
草书<纪游诗册> 姜逢元 乙亥(1635年作)草书 <唐人诗>手卷
-
林散之的草书笔法绵软,缺乏力道?嘲讽者不妨看看他的楷书
文·段宏刚 林散之(1898年--1989年)先生是当代公认的草书大师,被誉为"当代草圣",他的草书虽然以中锋用笔为主,但笔法变化丰富,善于把国画中的"墨法"揉 ...
-
清代莫友芝,隶书中融入篆书魏碑笔意,走出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导语:清代考据学空前繁荣,书法上碑学成为书坛的绝对主导,篆隶书出现自秦汉之后的第一次大繁荣.顺应时代的莫友芝潜心学问,兼顾翰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清代金石学大兴,考证古代金石碑文,版本目 ...
-
王羲之草书笔法尽在这幅作品中
学王羲之草书者,有福了!他的笔法秘诀,都在这幅作品中 2021-03-16 18:04:21 来源: 偏爱美好心情 笔法,是书法中,最难以说清楚的,也是最神秘的,甚至还有搞出神话传说:蔡邕跟天人所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