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 外篇 · 刻意》:静而不争则无患,万变不离其宗
相关推荐
-
知北游
庄子外篇<知北游> 本篇按照讲述的内容分成十二个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 [原文1-1]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1),登隐弅之丘(2),而适遭无为谓焉(3).知谓无为谓曰:&q ...
-
想静静?读老庄智慧悟清静之道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出品,<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公众号 业务咨询:市场部 010-58752828转863,编辑部 010-58752828转817 加入粉丝群及杂志读者群:syli ...
-
老庄名句40条,给你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
老庄名句40条,给你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
-
庄子·外篇·刻意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 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 臣,正上下,为治 ...
-
庄子·外篇·刻意(译注)
刻 意 [题解] 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天德& ...
-
庄子·外篇·知北游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 "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 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 ...
-
庄子·外篇·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 ...
-
庄子·外篇·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 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 为养形足以存生, ...
-
庄子·外篇·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 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 语有之 ...
-
庄子·外篇·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
-
庄子·外篇·天运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 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风起北 ...
-
庄子·外篇·天道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
